临海关东水满湖,书堂新上赤城图。
地居郊左宜芹藻,天锡奎章示楷模。
王谢后前传正印,东南邹鲁定同符。
谁终溅起平湖水,雨我公田几万夫。
临海关东水满湖,书堂新上赤城图。
地居郊左宜芹藻,天锡奎章示楷模。
王谢后前传正印,东南邹鲁定同符。
谁终溅起平湖水,雨我公田几万夫。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为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所作的诗,表达了对书院教育的赞美和对先生的敬仰之情。首句“临海关东水满湖”描绘了书院地理位置的优美,临近江边,湖光荡漾。次句“书堂新上赤城图”暗示书院富有文化气息,墙上挂着赤城山的图景,寓意深厚。
“地居郊左宜芹藻”进一步赞美书院环境清幽,适合读书人修身养性,像芹藻般雅致。“天锡奎章示楷模”则将鲁斋先生比作天赐的文才楷模,寓意他的学问如同奎星(北斗七星之一,象征文运)所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王谢后前传正印”借用世家大族王、谢的典故,赞誉鲁斋先生的学术地位,如同他们传承正统学问。“东南邹鲁定同符”将书院比喻为儒家文化的中心,与古代的学术重镇邹鲁地区相媲美。
最后两句“谁终溅起平湖水,雨我公田几万夫”以诗意的方式表达期待,希望鲁斋先生的教诲能如春雨润泽,使众多学子受益,影响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典雅,寓意深远,既赞美了书院环境,又表达了对教育家的崇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旱灾已叹失秋成,春到谁教夏令行。
风阵骤来收雨脚,雪花未集听雷声。
阴阳改变才俄顷,冷暖乘除若晦明。
待向斜川会邻曲,占晴须问蜀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