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淮阴母,难同张子房。
本为真国士,何用假齐王。
古庙临流水,荒城锁夕阳。
断碑零落尽,千古叹弓藏。
不学淮阴母,难同张子房。
本为真国士,何用假齐王。
古庙临流水,荒城锁夕阳。
断碑零落尽,千古叹弓藏。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韩信的深刻思考与感慨。首句“不学淮阴母,难同张子房”,以对比手法,暗示了韩信与淮阴母、张良的不同命运和性格,引出对韩信独特人格的探讨。接着,“本为真国士,何用假齐王”一句,赞扬韩信作为真正的国士,却因时局所迫,不得不借助外力,隐含了对韩信命运多舛的同情。
“古庙临流水,荒城锁夕阳”描绘了一幅古朴而苍凉的画面,古庙矗立在潺潺流水旁,荒废的古城被夕阳笼罩,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暗喻韩信虽为国士,但最终仍不免于命运的无奈与孤独。
“断碑零落尽,千古叹弓藏”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断碑零落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逝,韩信的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被人遗忘,而“千古叹弓藏”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雄末路、功名易逝的深深感叹,以及对韩信命运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对韩信复杂情感的深度挖掘,既有对英雄豪情的赞美,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怪石岑崟当路,幽篁深不见天。
此路若逢醉客,应在万仞峰前。
江夏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能浇茗碗湔祓我,风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笔赏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
惜无纤纤来捧碗,惟倚新诗可传本。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
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饱下箸,杞菊避席遗萍齑。
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饷荷眷私。
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
扪萝挽葛采万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
愿公不复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