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张炎的《清平乐·其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著称。诗中的“采芳人杳”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淡雅而又有些许神秘的氛围,"杳"字更增添了几分空灵之感,仿佛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寻觅着什么。
紧接着,“顿觉游情少”,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一种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与不舍。这种突然的感觉转换,让人读来感到有一种深沉的情感波动。
“客里看春多草草”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景色,更隐喻着诗人的寂寞与孤独,远在他乡,看到繁盛的春意,却只能徒增凄凉。
"总被诗愁分了"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他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诗词之中,这些诗愁如同一把无形的刀,切割着他的心灵。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两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变迁的感慨。燕子的迁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更象征着人世间的无常与不定,诗人的情感因此而更加复杂。
最后,“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一句,通过对夜雨的描述,以及“如今不是催花”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久留的无奈与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是一篇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佳作。
十年一梦间湖湘,欲往从之道阻长。
可但知君爱彭泽,不应言我薄淮阳。
马穿崤底流泉白,鸟下关头落照黄。
愁作驿亭寒不寐,怀人思古九回肠。
江城过一雨,秋气入宵浓。
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
月迟将近晓,角尽即闻钟。
又起行庭际,思君恨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