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荒山返旆旌,野烟迢递暗孤城。
路迷春草连云碧,水绕寒川隔岸明。
细雨不禁花外冷,惊风可奈树边声。
芳菲有兴催归急,每苦登临不称情。
斜日荒山返旆旌,野烟迢递暗孤城。
路迷春草连云碧,水绕寒川隔岸明。
细雨不禁花外冷,惊风可奈树边声。
芳菲有兴催归急,每苦登临不称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荒山野岭的凄美画面。诗人以斜阳、荒山、野烟、孤城、春草、流水、细雨、惊风等自然景象为载体,细腻地展现了乡村傍晚的独特氛围。首联“斜日荒山返旆旌,野烟迢递暗孤城”以斜阳映照下的荒山和远处孤城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略带寂寥的意境。颔联“路迷春草连云碧,水绕寒川隔岸明”则通过春草与流水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颈联“细雨不禁花外冷,惊风可奈树边声”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呈现出来,赋予了景物以情感色彩。尾联“芳菲有兴催归急,每苦登临不称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又因无法完全融入或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感到遗憾。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傍晚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
平生爱花惟爱菊,幽栖曾傍沧浪曲。
春苗剩分三百本,参差稍映江蓠绿。
小径还将蔓草除,一春最畏风雨触。
常时灌溉汲清流,几度扶持斩丛竹。
秋花不愁不烂熳,粲粲金钱照茅屋。
只今避地东海头,飞梦夜度君山麓。
朝来下马过名园,秾花嫩蕊纷如簇。
或染猩红疑剪綵,或缀鹅翎同刻玉。
或似芙蓉映秋水,或如牡丹眩晴旭。
众中一种出宫黄,叠叠香罗淡妆束。
嗟予托君同隐逸,步绕夕阳看不足。
漫将乡泪落西风,自对孤芳伤局促。
客边有轩名太古,颇似陶潜能避俗。
醉拈秃笔写云笺,秋色能分慰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