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其一》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押[虞]韵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

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

(0)
注释
天闲:形容老马的悠闲自在。
老骥:指年老但仍有才能的马。
日暮长途:比喻人生的晚年或衰落阶段。
青云九子:比喻志向高远、追求高位的人。
扁舟五湖:泛指江湖,象征隐居或退隐的生活。
翻译
谁能理解这匹悠闲的老马,它不再争夺日落时分的长途旅程。
它已经送别了众多追求高位的朋友,现在独自驾着小船回归五大湖的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深蕴含蓄,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天闲老骥”形象,用来比喻那些不再追求名利、淡泊明志的人,他们如同老马一般,不再争逐尘世的繁华,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生命的长途。

“送尽青云九子”,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情怀。青云可以象征高洁、远大,九子可能是指九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用“送尽”来形容诗人一次又一次地为朋友送行,表达出深沉的情感。

而“归去扁舟五湖”,则描绘了诗人自己归隐自然、放弃世俗功名的心境。扁舟即是简陋的小船,五湖则象征着广阔的水域和心灵的自由。这一句透露出苏轼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对于自在自如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命态度的选择以及对自然的向往。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苏轼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是一篇蕴含哲理又不失温婉情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新辟小园六首·其五

东轩嫩日上疏棂,吹尽浮云作意晴。

林暖墙头双鹊语,水清池面小鱼行。

畦添药品谁能别,架引藤阴忽已成。

倚杖怡然便终日,老夫那复不平鸣。

(0)

晚登横溪阁二首·其一

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

空桑客土生秋草,野渡虚舟集晚鸦。

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荅带三巴。

故乡可望应添泪,莫恨云山万叠遮。

(0)

得故人书偶题

小筑稽山下,狂歌剡曲傍。

乡邻共鸡黍,童稚学农桑。

白首馀年促,青编后日长。

此心谁复许,三叹付书囊。

(0)

袖手

袖手地炉傍,身闲日自长。

窗明蠹简字,帘约篆盘香。

道士传琴谱,山僧送药方。

自然尘事远,不用濯沧浪。

(0)

病小减复作三首·其一

一身真剩长,两月抱沉绵。

吟作楚人语,耸成山字肩。

灾从季主卜,药欠宋清钱。

弥老弥堪笑,藜羹且信缘。

(0)

浴罢闲步门外而归

两扇荆扉数掩篱,幽人浴罢得娱嬉。

南临大泽风来远,东限连山月出迟。

沙上无泥藤屦健,水边弄影葛巾攲。

径归却就东窗卧,要及蝉声未歇时。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