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华堂燕斝飞,君恩自与众心期。
鲁台况值书云后,汉殿仍经喜雪时。
便有东风来翠幕,别翻新曲度瑶池。
可伤衰病无才思,欲续高吟愧色丝。
丞相华堂燕斝飞,君恩自与众心期。
鲁台况值书云后,汉殿仍经喜雪时。
便有东风来翠幕,别翻新曲度瑶池。
可伤衰病无才思,欲续高吟愧色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名为《依韵和王宣徽冬燕》。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绘一场冬日宴会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君恩的感激之情以及个人的才思不足以回应时代赋予的期望。
首句“丞相华堂燕斝飞”设定了诗歌发生的场合,是在丞相华丽的大厅中,一场宴会正在进行。这里的“燕”字暗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斝飞”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宴会上的热闹和欢乐。
接下来的“君恩自与众心期”表达了作者对于君主恩泽的铭记,认为这种恩惠是与众人共同期待的,这里体现了一种忠诚和敬仰之情。
第三句“鲁台况值书云后,汉殿仍经喜雪时”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这里提到的“鲁台”指的是鲁国的台榭,而“书云后”则是说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汉殿仍经喜雪时”则是形容当下的景象,是一场宴会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举行,增添了一份祥瑞和喜庆。
下面的“便有东风来翠幕,别翻新曲度瑶池”描绘了宴会上的一种自然美景。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翠幕”则是指精致漂亮的屏风或窗棂;“别翻新曲度瑶池”则暗示着在这场宴会中,可能有新的乐章被演奏出来,而“瑶池”则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可伤衰病无才思,欲续高吟愧色丝”流露出诗人的一份自嘲和忧虑。这里的“衰病”指的是身体上的不适或者精神上的颓废,“无才思”则是说自己缺乏才华和思考,而最后的“欲续高吟愧色丝”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像古代伟大诗人那样创作出杰出的作品而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美景的融合,表现出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透云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天尽,又是沧洲阅岁华。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
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
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
耘樵得甘芳,龁齧谢炮制。
子骥虽形隔,渊明已心诣。
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
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
从来一生死,近又等痴慧。
蒲涧安期境,罗浮稚川界。
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
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
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