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巉岩酿碧天,一泓流处泻瑶泉。
风飘杨柳条条线,露下珍珠颗颗圆。
静听弦琴来小涧,遥看瀑布挂长川。
耽游到此情无极,坐老襟怀自剨然。
怪石巉岩酿碧天,一泓流处泻瑶泉。
风飘杨柳条条线,露下珍珠颗颗圆。
静听弦琴来小涧,遥看瀑布挂长川。
耽游到此情无极,坐老襟怀自剨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首句“怪石巉岩酿碧天”,以“怪石”和“巉岩”描绘了山石的奇特与险峻,而“酿碧天”则赋予了这些山石一种深邃的蓝色,仿佛它们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一泓流处泻瑶泉”,将视线引向山间的一汪清泉,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瑶池中的琼浆,清澈透明,给人以纯净之感。
“风飘杨柳条条线,露下珍珠颗颗圆”,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细腻。微风吹过,杨柳轻摆,宛如条条细线在空中舞动;露珠从叶尖滑落,如颗颗圆润的珍珠,闪烁着光芒,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纯净。
“静听弦琴来小涧,遥看瀑布挂长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体验。小涧中传来悠扬的琴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远处的瀑布则像是一幅流动的画,挂在长河之上,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美。
最后,“耽游到此情无极,坐老襟怀自剨然”,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与感慨。他在这里流连忘返,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释放,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心境变得开阔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剪纸招无计。怪金铃、生生惊散,雾轻烟细。
飘泊天涯浑不定,惯逐游丝摇曳。
问当日、埋香何地。
修到神仙仍是幻,讶真真、千遍呼难起。
凭蛱蝶,认栖止。会须倩梦相寻耳。
最销凝、踏青时节、落红天气。
巡遍六朝芳草路,一片春愁而已。
知作伴、瑶台有几。
稽首东皇深护惜,好留他、稳住芳丛里。
风料峭,怯寒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