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蒲团坐上方,偏因结习感苍茫。
虫声先候满山馆,雨气四时寒石床。
自是客情多黯淡,更兼风景足凄凉。
试听十二芙蓉漏,一入空宵分外长。
借得蒲团坐上方,偏因结习感苍茫。
虫声先候满山馆,雨气四时寒石床。
自是客情多黯淡,更兼风景足凄凉。
试听十二芙蓉漏,一入空宵分外长。
这首诗《僧舍客感》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僧舍时的内心感受与周遭环境的交融。
首联“借得蒲团坐上方,偏因结习感苍茫”,诗人以借来的蒲团为坐垫,坐在僧舍的高处,心中却因过往的习气而感到一片茫然。这里通过“借得”和“坐上方”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寄人篱下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自我反省。
颔联“虫声先候满山馆,雨气四时寒石床”,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山馆中传来虫鸣,四季的雨水凝结在石床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景象。这里的“满山馆”与“寒石床”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颈联“自是客情多黯淡,更兼风景足凄凉”,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作为客人的黯淡心情以及周围景色带来的凄凉感。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试听十二芙蓉漏,一入空宵分外长”,诗人通过倾听时间的流逝——十二芙蓉漏的声音,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在空旷的夜晚,时间似乎格外漫长,这种对时间的感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僧舍生活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当下孤独的感怀,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