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学士释服诸公有诗趣入史馆因次》
《李学士释服诸公有诗趣入史馆因次》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观含毫有所思,公输旁睨已多时。

汗青头白非无日,齿录牙绯岂所期。

书到商家真灏灏,心同鲁国去迟迟。

集贤诸老心如渴,早雨公田及我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学士在释服后,步入史馆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编纂工作的深沉思考与感慨。首联“东观含毫有所思,公输旁睨已多时”,以“东观”象征史馆,李学士手持毛笔,凝神思考,仿佛面对着古代工匠公输般复杂的问题,暗示了历史编纂工作之艰巨与深奥。

颔联“汗青头白非无日,齿录牙绯岂所期”,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汗青,指书写历史的竹简,这里比喻历史的记录;头白,象征着年华老去;齿录牙绯,可能是指编纂历史时的细致与严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编纂者面对时间与个人衰老的无奈与坚持。

颈联“书到商家真灏灏,心同鲁国去迟迟”,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编纂的浩瀚与复杂,以及编纂者内心的坚定与执着。商家,此处可能借指历史的广阔与深远;鲁国,古代诸侯国名,常用来比喻学问渊博或历史深厚的地方。这句诗表明编纂者的心境如同深入鲁国般,对历史的探索永无止境。

尾联“集贤诸老心如渴,早雨公田及我私”,表达了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与渴望学习的态度。集贤,指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老,即前辈;心如渴,形容渴望知识的心情;早雨公田及我私,可能暗喻了希望前辈们能给予指导,不仅在公事上,也在个人成长上提供帮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历史编纂者对工作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

德山软顽,云门放憨。救不得也,瞿昙瞿昙。

我也无端入闹篮。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十六

拽杖出烟霞,红尘去路赊。

淡金垂柳线,寒玉点梅花。

触目分群象,当机裂万差。

岂不见太原孚上座,楼头吹画角,丧尽泼生涯。

活与深深掘窖埋。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十三

一雨润焦枯,大地承恩泽。黄铺?亩云,青锁郊原色。

刈禾镰子疾如风,收放全归掌握中。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十四

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

老婆腰系紫纱裙,娇儿手把红罗扇。

南岙东村,张坊李店。拜贺新年,春风满面。

欢悰不觉语声高,惊落梅花一片两片三四片。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

山雨酿春寒,晓湿梅花重。

结实较迟迟,且听香浮动。

化工有意待重来,永为鼎鼐调羹用。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八十六

十方义聚,和气如春。非魔非佛,无主无宾。

食法二轮能妙转,不虚剪月过书云。

闻韶不知味,门户喜重新。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