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方山了,横山更绝奇。
争高一尖喜,妒逸众青追。
万马头惊拶,千旗脚恣吹。
娟峰恰三五,隔柳尚参差。
已过方山了,横山更绝奇。
争高一尖喜,妒逸众青追。
万马头惊拶,千旗脚恣吹。
娟峰恰三五,隔柳尚参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景画卷。"已过方山了,横山更绝奇"表明诗人已经游历过平坦的方山之后,再次遇见更加险峻奇特的横山。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和情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争高一尖喜,妒逸众青追"则展现了山峰之间竞相争高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类景致的欣赏之情。这里的"尖"指的是山峰的尖锐,而"妒"字用得十分精妙,形容山峰之间仿佛有了一种嫉妒心态,每一个山峰都在争夺那份最为高峻的位置。
"万马头惊拶,千旗脚恣吹"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物相结合。"万马头"和"千旗脚"都是军队出征时的情景,而这里却用来形容山势之雄伟,以及风在山间穿梭、旗帜随风飘扬的生动画面。
最后,"娟峰恰三五,隔柳尚参差"则描绘了一种柔和而又不失层次感的景象。"娟峰"指的是那些优美的山峰,它们排列得恰似数字三三两两,而"隔柳尚参差"则表达了即便是在这些山峰之间,也能隐约看到一些参差不齐的景色,通过树木的遮挡,一切都显得既自然又富有变化。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每一句都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以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吾翁始落南,土思尚依依。
筑堂扁岷峨,目断落日晖。
忆昔丙申岁,锦里烟尘飞。
甲子已一周,而我犹未归。
孤蓬失本丛,旅雁抱长饥。
百年直寄尔,旷然勿徒悲。
昔见苍崖画,今读苍崖诗。
问今十日水石间,幻作五字七字何能奇。
君言诗画本一律,等以造化供娱嬉。
闭门磐礴天耆定,往往清气流诗脾。
急将画意入诗律,兔起鹘落无由追。
有声无声强分别,妙处正不差毫釐。
人言精艺不两能,似亦可洗千年疑。
梅花江头穷竹枝,遥指八境穷烟霏。
勿云诗工画师耻,老琼笑人焉用彼。
江南和籴米如珠,急图流民献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