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篆初烧,丁帘初试,卷一灯、掩过山屏。
古锦囊空,玉琴膝上斜横。
碧梧桐院阑干曲,理冰丝、还自消停。
看青天、几片微云,几点疏星。
高山流水知何意,除广寒仙府,不许人听。
难道今宵,嫦娥还未妆成。
银河不动风如剪,渐瑶阶白露泠泠。
再沉吟,蛤粉墙西,一晕初生。
心篆初烧,丁帘初试,卷一灯、掩过山屏。
古锦囊空,玉琴膝上斜横。
碧梧桐院阑干曲,理冰丝、还自消停。
看青天、几片微云,几点疏星。
高山流水知何意,除广寒仙府,不许人听。
难道今宵,嫦娥还未妆成。
银河不动风如剪,渐瑶阶白露泠泠。
再沉吟,蛤粉墙西,一晕初生。
这首《高阳台·停琴伫月图》是清代词人赵庆熹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词的开篇通过“心篆初烧”和“丁帘初试”,展现了主人公在深夜独自抚琴的情景,灯光微弱,照在屏风后的山景上,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
“古锦囊空,玉琴膝上斜横”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专注与闲适,锦囊无物,只有琴声陪伴,琴音悠扬,落在膝盖上的玉琴上。接着,“碧梧桐院阑干曲”将视线转向室外,梧桐树下的栏杆曲折,伴随着冰凉的丝弦声,更显宁静。
“看青天、几片微云,几点疏星”描绘了夜空的景象,寥寥几朵云和稀疏的星星,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高山流水知何意”引用了典故,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暗示琴声只有广寒宫的仙子能理解。
“难道今宵,嫦娥还未妆成”借嫦娥未妆来寓意月色之美,同时也暗含孤独之意。随后,“银河不动风如剪,渐瑶阶白露泠泠”描绘了银河静止,清风如刀割,露水滴落的清凉夜晚,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气氛。
最后,“再沉吟,蛤粉墙西,一晕初生”以蛤粉墙边的晕光渐渐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也暗示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思绪的流转。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琴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月下弹琴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情感深沉而意境优美。
珍重西园主,开门待子猷。
城隅树交荫,楼下水通流。
鸲鹆鸣深竹,蜻蜓驻小舟。
可能忘梦想,尘土满徐州。
绝巘匿精庐,苍烟路孤迥。
草秀仙翁园,春风坼幽茗。
野僧四五人,脑绀瞳子炯。
携壶汲飞瀑,呼我烹石鼎。
风涛泻江滩,松籁起林岭。
七碗鏖郝源,一水斗双井。
我虽冠屦缚,心乐祇园静。
濯足卧禅扃,幽梦堕蒙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