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几明窗远绝尘,花香鸟语总天真。
每殷已溺已饥念,难作无为无事人。
静几明窗远绝尘,花香鸟语总天真。
每殷已溺已饥念,难作无为无事人。
这首诗《独居》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画面。
首句“静几明窗远绝尘”描绘了诗人身处一室之内,几案整洁,窗户明亮,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环境。这里的“静几”和“明窗”不仅营造出物理上的安静与明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次句“花香鸟语总天真”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中的生机与活力。花香四溢,鸟鸣声声,这些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充满了纯真与和谐,与诗人的心境相映成趣,让人感受到一种回归自然、与天地万物同呼吸的美妙体验。
后两句“每殷已溺已饥念,难作无为无事人”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并未忘却人间的苦难,心中常怀悲悯之情。“已溺已饥念”意指对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深感忧虑,难以置身事外,做一个完全的“无为无事人”。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居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悲悯之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一偈普送诸人,诸人同乘一偈。
持遍万户千门,个个不落第二。
有则直是当阳,无则极难回避。
有无二彼俱收,丹山与汝巴鼻。
偶穿谢屐邀东阳,踏破烟霞到上方。
远水波平缣素展,遥山雪尽画图张。
旋生蕙叶沿幽涧,未有花枝出矮墙。
冉冉翠眉舒弱柳,盈盈青眼缀条桑。
云庵共访霜眉老,瓦鼎初然柏子香。
书史满前真脱洒,轩窗无处不清凉。
南枝玉蕾标容瘦,北苑云凝气味长。
涤砚探题皆白雪,调琴奏曲尽清商。
三分春色行将半,一月人生笑上常。
莫羡蒿藜承雨露,自矜松柏耐冰霜。
利途波浪从教险,人世荣枯未可量。
且趁良辰恣行乐,时来衡陋自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