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足梦中句·其二》
《足梦中句·其二》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圣境不可到,魂游记渺绵。

花藏竹林院,莲号贝多编。

龙鸟如人礼,山河绕法筵。

秪应身本幻,此却是真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足梦中句(其二)》。诗中描绘了一种超凡入圣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探索。"圣境不可到,魂游记渺绵"开篇即揭示了这种境界的难以触及,但诗人的心灵却能神游其中,感受其深远与绵延。

"花藏竹林院,莲号贝多编"通过描绘花儿隐于竹林之中的静谧场景,以及莲花象征的佛教智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禅意。"龙鸟如人礼,山河绕法筵"进一步描绘出神圣的景象,龙鸟似懂人事般行礼,山河环绕着佛法的讲坛,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最后两句"秪应身本幻,此却是真缘"点明了诗人意识到自身的虚幻,而这种梦境般的经历却是真实的精神寄托,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现实与梦境界限的微妙理解。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意诗,通过梦境般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赠贺少参泰解官归吴

侍史言曾逆圣颜,风尘十载鬓毛斑。

黄冠自恐还乡晚,沧海已尝行路难。

□□□□堪换酒,居连白马任垂竿。

醉时自觉无荣辱,□□□忘鸥鹭闲。

(0)

赠别张东所

一束徵书到远林,蓑衣江上也堪寻。

行人每逐风尘化,志士宁忘沟壑心。

老大行藏非草草,旧时松竹自森森。

归舟载得沧江月,还许深山入更深。

(0)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其六

矢击岩隈石,杯分涧顶泉。

纵狂成矍铄,久病起沈绵。

好景惟消酒,清风不卖钱。

山灵催得句,云雨拥前川。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二十

先生身外固无求,帝问何尝间隐幽。

洛下当年遗盛事,乘传犹得赞谋猷。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六

此山之胜甲东吴,左带三江右五湖。

四海于今称圣主,扁舟知得意应无。

(0)

恭和圣制偶成·其三

乾坤皆我闼,民物可相方。

大学西铭意,皇风陋汉唐。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