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回欢又聚,离愁乍掩,渐谙春意。
蜡半香初,尽是泥人深醉。
莫问柔情几许,问心上、眉间知未?重料理。
萦尘系梦,多应惜坠。
月何处、甚良宵,算今夕团圞,欲寻无计。
倚遍阑干,料有素娥惊睡。
芳约沈沈怨阻,便花妒、相思成碎。空咽泪。
天涯此情谁寄?
者回欢又聚,离愁乍掩,渐谙春意。
蜡半香初,尽是泥人深醉。
莫问柔情几许,问心上、眉间知未?重料理。
萦尘系梦,多应惜坠。
月何处、甚良宵,算今夕团圞,欲寻无计。
倚遍阑干,料有素娥惊睡。
芳约沈沈怨阻,便花妒、相思成碎。空咽泪。
天涯此情谁寄?
这首《玉漏迟》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袁克文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开篇"者回欢又聚,离愁乍掩,渐谙春意",表达了短暂相聚后分离的愁绪和春天悄然来临的氛围。"蜡半香初,尽是泥人深醉",通过蜡烛燃烧和香气,暗示了主人公在醉酒中试图逃避离别的痛苦。
"莫问柔情几许,问心上、眉间知未",直接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无需多言,只需看对方的眼神便能感知。"重料理。萦尘系梦,多应惜坠",表达了对彼此情感的珍视,担心它如尘埃般随风飘散。
"月何处、甚良宵",借月光寄托思念,但团圆无望,"算今夕团圞,欲寻无计",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倚遍阑干,料有素娥惊睡",运用嫦娥的典故,表达主人公孤独无眠,连月宫中的仙子也为之动容。
"芳约沈沈怨阻,便花妒、相思成碎",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苦,连花朵都为之嫉妒,化为破碎的心绪。最后"空咽泪。天涯此情谁寄",直抒胸臆,感叹这无处寄托的深情,只能独自垂泪。
整体来看,袁克文在这首词中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