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苍梧云盖寺访无可上人》
《苍梧云盖寺访无可上人》全文
明 / 施闰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精舍萧疏山路斜,高人解组即袈裟。

沧桑痛哭知无地,江海流离不见家。

云暗苍梧飞锡杖,梦归秋浦泛仙槎。

与君坐对成今古,尝尽冰泉旧井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生活与心境,以及访者对其的深切感受。首句“精舍萧疏山路斜”,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寺庙的静谧与环境的清幽,山路蜿蜒,衬托出高僧生活的远离尘嚣。接着,“高人解组即袈裟”一句,赞美了高僧超脱世俗、遁入佛门的高尚情操,解去官职束缚,换上袈裟,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沧桑痛哭知无地,江海流离不见家。”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漂泊的感慨,似乎在暗示高僧曾经历过人生的起伏与痛苦,但已超然物外,不再为个人的得失所困扰。高僧的心境如同江海中的浮萍,随波逐流,却无家可归,寓含着对世间万象的深刻洞察。

“云暗苍梧飞锡杖,梦归秋浦泛仙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云雾缭绕的苍梧山,象征着高僧修行的圣地;飞锡杖则寓意其行脚四方、云游四海的修行生活。而梦中泛舟秋浦,或是在想象中回归故乡,反映了高僧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与君坐对成今古,尝尽冰泉旧井茶。”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的交流与共鸣。通过共同品茗,不仅体验了茶香的甘醇,更在心灵的交汇中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从古至今,共享着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这不仅是对高僧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对超越时空、心灵相通的哲理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高僧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以及诗人对其生活态度的敬仰与共鸣。

作者介绍
施闰章

施闰章
朝代:明   字:尚白   号:愚山   籍贯: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生辰:1619—1683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
猜你喜欢

丙子郧台偶题十绝·其十

鼓吹喧阗棨戟新,出誇前队拥千人。

无端谩取图经读,此地元来是逐臣。

(0)

望仙台

汉兵南下未央灾,鱼服龙潜隧道开。

世外老翁何所与,君王空筑望仙台。

(0)

梓于鳞集有感八绝句·其七

与君当日共三馀,毫腐囊收定不如。

一字雕成真玉叶,千秋忽发冢中书。

(0)

偶题

许由能乞万乘身,归卧箕山天地新。

过宿翻为窃屦客,饮流仍遇弃瓢人。

(0)

瞻美有子两月而夭走慰二绝·其二

莫言夷甫太钟情,情到东门强自轻。

留得蓝田种时法,不愁无地出兼城。

(0)

与张王二君弥陀寺小饮二君有惠政吾郡时王与余谈禅而张旨在玄不甚荅戏成三绝·其二

参差棠树五湖滨,福在人天慧在身。

争似懒夫穷彻骨,西方处处是迷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