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纵笔四首·其四》
《纵笔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梦事饱曾经,灵台了不惊。

冤亲同一妄,魔佛两皆平。

应物如风过,投床即鼾声。

晨兴拂几砚,犹恨太劳生。

(0)
注释
梦事:梦境的经历。
饱:充分、深深。
灵台:心灵、内心。
了不惊:丝毫不受惊扰。
冤亲:冤家和亲人。
同一妄:同样都是虚幻。
魔佛:恶魔与佛陀(象征对立的观念)。
两皆平:都被视为平等。
应物:顺应事物。
如风过:像风吹过一样自然。
投床:躺到床上。
即鼾声:立刻发出鼾声。
晨兴:早晨起床。
拂几砚:擦拭书桌。
犹:仍然。
恨:遗憾、感到。
太劳生:过于劳累的生活。
翻译
我曾深陷梦境,心灵却始终平静。
无论是冤家还是亲人,都只是虚幻的念头。
面对事物如风吹过,躺下就鼾声大作。
早晨起来清理书桌,仍觉得人生太过劳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纵笔四首》中的第四首。陆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梦境与现实、是非善恶、人我观照的理解。首句“梦事饱曾经”表明诗人经历过许多梦境,但已不再为梦境所动,心境平静。接下来的“灵台了不惊”进一步强调他的内心世界清澈如镜,不受外界干扰。

“冤亲同一妄”表达出诗人对世间恩怨情仇的看法,认为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魔佛两皆平”则揭示了他的佛教思想,认为连佛魔对立也视为平等,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观念。

“应物如风过”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顺应事物变化的态度,如同风吹过而不留痕迹。“投床即鼾声”则写出他在日常生活中随和自然,入睡后发出的鼾声,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晨兴拂几砚,犹恨太劳生”表达了诗人清晨起来,尽管生活忙碌,但仍感叹人生过于劳累,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其一

居士园门甚处开,傍城犹未著楼台。

门前湖水三千尺,引得沙鸥亦肯来。

(0)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其八

撑傍羹鱼宋媪家,绿荷裹饭荐匏瓜。

玄真受用非随俗,尚欠风前雨笠斜。

(0)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其七

一色琉璃碧簟横,更无觞豆引飞蝇。

从渠日气如汤烈,不碍盆中数尺冰。

(0)

行次德清·其三

渐凉山水倍清华,不说渔樵亦自嘉。

好是趁人全省力,龟溪才过又荷花。

(0)

有怀新筠州杨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其一

老子生来铁面皮,要渠嬉笑莫过诗。

可怜百巧卿云手,拙直今年一奏词。

(0)

寄题赵丞相独往亭

留侯佐汉日,结志已离群。

唐乐闲退年,陟险勤邦君。

区中岂所慕,物外良作论。

上宰曩侨寓,新亭初目存。

缅怀杖策时,风衣自翻翻。

□□□□□,□□□□□。

竹密径迷远,孤游遗世纷。

憩松玩碧草,临流睇归云。

山晚落花积,溪深啼鸟喧。

揽物觉意适,依风嗟世屯。

虽安吴越胜,讵忘河洛尊。

毕辅中兴业,终回西北辕。

扈跸归庙社,角巾反丘樊。

游瞩河华郊,往来鄠杜村。

规摹王粲宅,彷佛辟疆园。

斯亭回首地,应为闾里言。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