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事饱曾经,灵台了不惊。
冤亲同一妄,魔佛两皆平。
应物如风过,投床即鼾声。
晨兴拂几砚,犹恨太劳生。
梦事饱曾经,灵台了不惊。
冤亲同一妄,魔佛两皆平。
应物如风过,投床即鼾声。
晨兴拂几砚,犹恨太劳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纵笔四首》中的第四首。陆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梦境与现实、是非善恶、人我观照的理解。首句“梦事饱曾经”表明诗人经历过许多梦境,但已不再为梦境所动,心境平静。接下来的“灵台了不惊”进一步强调他的内心世界清澈如镜,不受外界干扰。
“冤亲同一妄”表达出诗人对世间恩怨情仇的看法,认为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魔佛两皆平”则揭示了他的佛教思想,认为连佛魔对立也视为平等,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观念。
“应物如风过”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顺应事物变化的态度,如同风吹过而不留痕迹。“投床即鼾声”则写出他在日常生活中随和自然,入睡后发出的鼾声,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晨兴拂几砚,犹恨太劳生”表达了诗人清晨起来,尽管生活忙碌,但仍感叹人生过于劳累,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留侯佐汉日,结志已离群。
唐乐闲退年,陟险勤邦君。
区中岂所慕,物外良作论。
上宰曩侨寓,新亭初目存。
缅怀杖策时,风衣自翻翻。
□□□□□,□□□□□。
竹密径迷远,孤游遗世纷。
憩松玩碧草,临流睇归云。
山晚落花积,溪深啼鸟喧。
揽物觉意适,依风嗟世屯。
虽安吴越胜,讵忘河洛尊。
毕辅中兴业,终回西北辕。
扈跸归庙社,角巾反丘樊。
游瞩河华郊,往来鄠杜村。
规摹王粲宅,彷佛辟疆园。
斯亭回首地,应为闾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