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士号庭梅为赋此》
《道士号庭梅为赋此》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苦把庭梅劣野梅,庭梅元自野梅来。

肯辞台鼎当年贵,直向丹田内景开。

山意浓时还耐看,道根孤处更深培。

玄机参透何分别,猛拊阑干一笑回。

(0)
注释
庭梅:庭院中的梅花。
野梅:野生的梅花。
台鼎:比喻高官显位。
当年贵:昔日的尊贵地位。
丹田:人体腹部中央,象征内在世界。
内景:内心的景象或境界。
山意浓:山色浓厚,引申为深厚的情感或意境。
道根:修道者的根基。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猛拊阑干:猛然拍打栏杆,表示情绪激动。
翻译
辛苦地分辨庭院中的梅花和野生的梅花,其实它们原本都来自野外。
即使梅花曾享有高官显贵的地位,它也不拒绝,只愿在内心深处绽放。
当山色浓郁时,梅花更显得耐人寻味,孤独的道根需要更深的滋养。
真正理解了深藏的奥秘,又有什么区别呢?我猛然拍打栏杆,会心一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道士号庭梅为赋此》。诗中通过对庭院内和野外梅花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真诚与人间功利的思考。

首句“苦把庭梅劣野梅,庭梅元自野梅来”表明庭院中的梅花原本就是从野外移植而来的,但经过人为的修剪和栽培,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自然本真。这里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中事物原始状态的向往。

接着,“肯辞台鼎当年贵,直向丹田内景开”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庭梅在人为环境中的变化,从前在朝廷中享有高贵的地位,如今却宁愿放弃这种荣华富贵,选择回到自然的状态,在心灵深处寻找真实的自我。

“山意浓时还耐看,道根孤处更深培”这两句诗,则是说在自然界中,即使是在寂寞冷清之地,那种纯粹而坚定的生命力也是值得我们去观察和学习的。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修道、求仙的追求,希望能够像梅花一样,在孤独静谧中培养出更深厚的内在力量。

最后,“玄机参透何分别,猛拊阑干一笑回”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洞察,以及对于一切世间纷争的超然态度。这里的“猛拊阑干”可能是指诗人在感悟自然、思考生命与宇宙时,那种心灵震撼和豁然开朗的瞬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庭梅与野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纯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于超脱世俗功利追求自然本真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咏史诗·南阳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0)

咏史诗·回中

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沈陇树秋。
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

(0)

送吴促庶待制出守长沙

画船催鼓送将行,一醉离觞下玉京。
延阁漏间空紫橐,洞庭波起猎红旌。
曾冠獬廌奸回讋,却佩龙泉种落惊。
莫向江城叹卑湿,贾生不信使群荣。

(0)

莫京甫知事有台掾之辟赋诗识别二首

烈士思酬国士知,云霄羽翼政相期。
人言雅望台中妙,我识壮怀天下奇。
自是英才为世用,由来了事笑儿癡。
回头说向虞罗辈,鹄举鸾鶱可得羁。

(0)

和致政太师潞国文公赐燕玉津园感恩述怀

玉符初解自逍遥,暂驾安车近九霄。
无限高名齐少室,不言休绩在三朝。
好披云氅呼辽鹤,忽把仙巾换汉貂。
御苑清明开特燕,莫辞仙醴劝金蕉。

(0)

来燕堂聊句

贤侯谢郡归,从游乐吾党。
林泉富余地,卜筑疏陈莽。
是时春正中,来燕音下上。
若贺大厦成,喜留众宾赏。
得名因笑谈,挥墨粲题牓。
所夸贤豪盛,岂止池榭广。
人心乐且间,鸟意颉而颃。
吟樽敞花轩,醉枕酣风幌。
轻云薄藻栋,初日丽珠纲。
红袂生暗香,清弦泛余响。
林深隐飞盖,岸曲迟去桨。
波光栏槛明,竹气衣巾爽。
虚容凉樾人,影与文涟荡。
晨飚转绿惠,夕雨滋膏壤。
嘉辰喜台朋,命驾期屡往。
觞咏陶涉真,世俗岂吾倣。
得以为胜游,萧然散烦想。
公子固好士,世德复可像。
今此大基构,不图专奉养。
美哉风流存,来叶足师仰。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