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
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
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
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
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虏中纪事》,通过对异族风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身处异域的观察和感受。首句"夷俗华风事事违"开门见山,点明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接下来的两句"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表达了对异族饮食习惯的不适应,以及对自己被迫接受的无奈。
"繁促声音听自悲",通过描述嘈杂的声音,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色彩的变化象征着心情的阴暗。
最后两句"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引用韩愈(字退之)的典故,表达即使在艰难环境中,诗人仍试图以诗文记录所见所感,但到了更为荒凉之地,恐怕连言语都无法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域的体验,既有对新环境的不适,也有对故乡文化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朝心不改鬓丝出,无那挥鞭踏晓日。
衰草时将马足迷,凉烟每就征衣栉。
眼际幽岩决眦浮,意中寒竹交襟密。
碧涧微含摩诘图,青山正迩玄晖室。
朝云作黛黛如凝,暮月流光光似溢。
为暮为朝昔者人,月光云黛今谁匹。
当前嘿嘿奈渠何,独坐悠悠念所失。
远望生憎血泪蒙,悲歌未许伤心毕。
人生有情空自昵,山月山云万古一。
云飞月散暮山深,回首荒陂转愁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