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虏中纪事》
《虏中纪事》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

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

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shì
sòng / sòng

huáfēngshìshìwéijiǎoqíngsuídòngfēi

xīngshānyáoshànchángjiēbiànfánshēngyīntīngbēi

shāmèikànzhūhuǒxūnrǎnchéng

退tuìzhīnánshíyóuchéngyǒngruòdàoqiónghuānggèngfèi

注释
夷俗:异族的风俗。
华风:华夏的风尚。
违:违背。
矫情:勉强的情绪。
随物:顺从外物。
腥膻:指不洁净或不新鲜的食物。
肴膳:菜肴。
繁促:嘈杂快速。
悲:悲哀。
沙昧:昏暗不明。
目看:眼睛所见。
朱似碧:红色像绿色。
火熏:被火熏染。
退之:指韩愈。
南食:南方的食物。
成咏:写成诗歌。
穷荒:荒凉之地。
更费辞:难以用言语表达。
翻译
异族习俗与华夏风尚处处相悖,勉强附和世俗并不合适。
各种腥膻的食物都尝试过,嘈杂的声音听了让人感到悲哀。
在昏暗中,红色看起来像绿色,火焰熏染使白衣变黑。
韩愈即使在南方吃到普通食物也能写出诗篇,但如果到了荒凉之地,恐怕连言语都无法表达内心的感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虏中纪事》,通过对异族风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身处异域的观察和感受。首句"夷俗华风事事违"开门见山,点明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接下来的两句"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表达了对异族饮食习惯的不适应,以及对自己被迫接受的无奈。

"繁促声音听自悲",通过描述嘈杂的声音,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色彩的变化象征着心情的阴暗。

最后两句"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引用韩愈(字退之)的典故,表达即使在艰难环境中,诗人仍试图以诗文记录所见所感,但到了更为荒凉之地,恐怕连言语都无法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域的体验,既有对新环境的不适,也有对故乡文化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其二

砂碛新庭取次犁,天山古锷问谁携。

今冬淑气东西满,二永鸿名一代齐。

(0)

再往

朝心不改鬓丝出,无那挥鞭踏晓日。

衰草时将马足迷,凉烟每就征衣栉。

眼际幽岩决眦浮,意中寒竹交襟密。

碧涧微含摩诘图,青山正迩玄晖室。

朝云作黛黛如凝,暮月流光光似溢。

为暮为朝昔者人,月光云黛今谁匹。

当前嘿嘿奈渠何,独坐悠悠念所失。

远望生憎血泪蒙,悲歌未许伤心毕。

人生有情空自昵,山月山云万古一。

云飞月散暮山深,回首荒陂转愁疾。

(0)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二

偶逐溪群钓友,相从水际寻春。

轻身燕子随客,偷眼蜻蜓避人。

(0)

四怨三愁五情诗·其八一情

玉兔衔初景,婵娟又一时。

西林何所妒,不肯让蛾眉。

(0)

石鱼醉歌.元结

漫翁愁独醒,时向石湖秋。

客醉知鱼乐,鱼欢为客游。

(0)

壬申春晓西园即事五绝·其一

一样烟光共晓华,几般花木日交加。

请君试向西园看,春色人间第几家。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