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寒带暝和烟下。轻阴挟雨随风洒。翠幕护重帘。
篆香销半奁。平生风雨夜。怕近芭蕉下。
今夕定愁多。萧萧声奈何。
浅寒带暝和烟下。轻阴挟雨随风洒。翠幕护重帘。
篆香销半奁。平生风雨夜。怕近芭蕉下。
今夕定愁多。萧萧声奈何。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淡淡的寒意与暮色交织,烟雾弥漫,轻阴伴随细雨随风飘落。翠绿色的帷幕和厚重的窗帘守护着室内,篆香在半开的香炉中慢慢燃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词人回忆起往昔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在芭蕉叶下,心中充满愁绪。如今的夜晚,同样的风雨声再次响起,更添了几分凄凉。词人直面这萧瑟的声响,不禁感叹,今夜的愁苦恐怕难以排解,风雨声的凄切似乎在加重他的心事,令人无可奈何。整体上,这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风雨之夜的敏感与哀愁。
骚坛领袖,赖褒扬千载,幽光潜德。
落手文章秋水洁,洗净六朝风格。
桃李盈门,图画叠案,富贵神仙客。
迟迟长昼,梧阴满院凝碧。
此时铭节传贞,奖忠褒孝,胸次罗今昔。
一曲冰弦弹古调,白雪阳春谁识。
志切经纶,情耽风雅,好句尊前得。
闺闱何幸,庸才承此吹拭。
薄命千般苦,极堪哀,生生死死,情痴何补。
多少幽贞人未识,兰蕙香消荒圃,埋不了茫茫黄土。
花落鹃啼凄欲绝,剪轻绡,那是招魂处。
静里把,芳名数。同声一哭三生误。
恁无端,聪明磨折。无分今古。
玉貌清才凭吊里,望断天风海雾,未全入,江郎恨赋。
我为红颜频吐气,拂霜毫,几按凄凉谱。
闺怨切,共谁诉。
平生不羡人寰乐,无端谪来尘宇。
种福无根,求名乏术,等是庸庸儿女。
休论词赋,将百折文心,揉成烟雨,著草沾花,堕人清泪万千古。
昨宵酒醒何处,似梦魂飞入,清虚之府。
絮怨缄愁,怀忧讼愤,无限清奇肺腑。
凭栏听取,有旧日仙僚,临风私语,莽莽红尘,作人滋味苦。
镂雪融肌,搓酥涤腕。
广寒宫里仙人,亭亭玉立,为谁小谪红尘,原来一幅生绡画。
是先生,写出丰神。信人闲,有此娉婷,那不消魂。
痴情解得参空色,爱佳人是影,影是真真。
万唤千呼,可能消息相闻。思量除却张萱笔。
问庸姿,谁伴吟身,尽年年,月下悲秋,花下伤春。
且住为佳,趁孤踪、闲情野鹤。
堪爱是、青山绕屋,白云生阁。
种遍梨园张谷胜,相逢橘叟巴人乐。
但逍遥、一枕足邯郸,溪声觉。千个竹,抽新箨。
千树果,辉双萼。看残山剩水,放怀寥廓。
星历初占山鸟唤,国风细注山花落。
苦低头、惭愧野人非,微名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