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何为者,寒暑一破衫。
发白具老态,口讷稀冗谈。
我陪小队来,猿鸟窥层岚。
道人方掩户,燕坐弥陁龛。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
赠钱漠然谢,有若投诸潭。
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
斯人未识字,岂必曾遍参。
所立偶自高,可儆佞与贪。
道人何为者,寒暑一破衫。
发白具老态,口讷稀冗谈。
我陪小队来,猿鸟窥层岚。
道人方掩户,燕坐弥陁龛。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
赠钱漠然谢,有若投诸潭。
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
斯人未识字,岂必曾遍参。
所立偶自高,可儆佞与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深山中的道人的日常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道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寒暑一破衫”、“发白具老态”等句子形象地展示了道人的清贫与年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从容。
“猿鸟窥层岩”这一句则通过生动的动物描写,增添了一份山林的野趣和生机。诗人接着写到“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表明道人对外界的隔绝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在赠钱一节,“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道人的敬意和赞赏。同时,“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则表现了道人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最后,"斯人未识字,岂必曾遍参"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修养的反思,不在于是否识字,而在于是否真正领悟到了道理。全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燃丹黄燄,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已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
愁见飞灰细。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
迤逦暖乾坤,仗君主、雄风英气。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
珍重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