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初停,见乱杉深巷,门境已空幽。
一派风廊,几层钓槛,微茫人在沧洲。
轩子外、苍皮怒裂,更红鱼、碧鸭漾铜沟。
屋小如㡓,斋虚似舫,万籁飕飗。
到便捶琴啜茗,向水边企脚,林下科头。
卿论殊佳,吾衰已甚,世间一笑浮沤。
且尽日、谈空说鬼,豆花棚上月如钩。
再喷数声风笛,吹动新秋。
屐初停,见乱杉深巷,门境已空幽。
一派风廊,几层钓槛,微茫人在沧洲。
轩子外、苍皮怒裂,更红鱼、碧鸭漾铜沟。
屋小如㡓,斋虚似舫,万籁飕飗。
到便捶琴啜茗,向水边企脚,林下科头。
卿论殊佳,吾衰已甚,世间一笑浮沤。
且尽日、谈空说鬼,豆花棚上月如钩。
再喷数声风笛,吹动新秋。
这首《一萼红·纳凉梅庐》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纳凉、赏景的雅致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纳凉之所的幽静与清凉,以及词人在此处的心境。
“屐初停”,开篇即点出词人脚步轻缓地停下,似乎在寻找一处避暑之地。“见乱杉深巷,门境已空幽”,通过视觉描绘,展现出一片幽静深远的景象,暗示纳凉之所的隐蔽与静谧。“一派风廊,几层钓槛,微茫人在沧洲”,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辽阔,仿佛置身于广阔的江河之畔,感受着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轩子外、苍皮怒裂,更红鱼、碧鸭漾铜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纳凉之所的自然之美,既有苍老的树皮,又有活泼的红鱼和碧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屋小如㡓,斋虚似舫,万籁飕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纳凉之所的小巧与空旷,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凉爽。“到便捶琴啜茗,向水边企脚,林下科头”,描绘了词人在纳凉之所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弹琴品茗,还是临水而立,都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卿论殊佳,吾衰已甚,世间一笑浮沤”,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既欣赏眼前的美好,也感叹岁月的流逝,认为世间的欢笑如同泡沫般短暂。“且尽日、谈空说鬼,豆花棚上月如钩”,词人选择在豆花棚上度过整个白天,谈论着虚无与现实,享受着月光如钩的夜晚。“再喷数声风笛,吹动新秋”,最后以风笛的声音结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整个词作在和谐与宁静中达到高潮。
综上所述,《一萼红·纳凉梅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纳凉的雅致生活,以及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