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鸟初耕。坐老啼莺。桑鸠唤妇晚窗明。
牡丹初放,尚带微醒。看青猊白,蓬莱紫,玉楼春。
雨中过半,些子新晴。闲拈小调咏芳卿。
怕春归早,似笑还颦。有荼蘼伴,凌霄侣,惜花人。
好鸟初耕。坐老啼莺。桑鸠唤妇晚窗明。
牡丹初放,尚带微醒。看青猊白,蓬莱紫,玉楼春。
雨中过半,些子新晴。闲拈小调咏芳卿。
怕春归早,似笑还颦。有荼蘼伴,凌霄侣,惜花人。
这首《行香子·初霁看牡丹》由清代词人朱中楣所作,描绘了初雨后晴朗天气中观赏牡丹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先,“好鸟初耕。坐老啼莺。”以“好鸟”和“啼莺”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春天的使者正在唤醒沉睡的大自然。接着,“桑鸠唤妇晚窗明。”通过“桑鸠唤妇”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馨与和谐,晚霞映照下的窗户显得格外明亮,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牡丹初放,尚带微醒。”牡丹作为春天的象征,初绽之时带着一丝清新与活力,仿佛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接下来,“看青猊白,蓬莱紫,玉楼春。”运用比喻手法,将牡丹的颜色与古代神话中的元素相联系,青猊、蓬莱、玉楼等词汇,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想象空间,也赋予了牡丹更加神秘与高雅的气息。
“雨中过半,些子新晴。”描述了雨水过后,天空逐渐放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闲拈小调咏芳卿。”在这样的环境下,词人悠闲地吟唱着赞美牡丹的小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最后,“怕春归早,似笑还颦。”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既有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忧虑,也有对牡丹美丽容颜的留恋。“有荼蘼伴,凌霄侣,惜花人。”则点明了牡丹并非独自绽放,还有其他花卉相伴,以及词人自己作为爱花之人,对这份美好时刻的珍惜与守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初雨后晴朗天气中牡丹盛开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感慨。
君不见天汉桥下东流河,浑浑瀚瀚无停波。
游人阅水看白日,骇浪瞥远红影蹉。
感叹世事亦如此,振顿两足行吟哦。
提钱买酒聊取醉,道傍高楼正嵯峨。
白银角盆大如艑,臛鸡煮蟹随纷罗。
黄花满把照眼丽,红裙女儿前艳歌。
乐酣兴极事反覆,旧欢脱落新愁多。
夷门城东门,南对屠儿墓。
信陵今安在,宾客散如雾。
窃符事可鄙,袖椎复何慕。
犹令主人成大功,千岁英名若可遇。
笑杀平原君,耻从毛薛游。
选士十九人,毛遂晚见收。
丈夫一身贵特达,因人成事良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