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片月迥含秋,万古长悬青海头。
愁杀清光照沙碛,秦时白骨未曾收。
关山片月迥含秋,万古长悬青海头。
愁杀清光照沙碛,秦时白骨未曾收。
这首明代诗人孙七政的《关山月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凄凉景象。"关山片月迥含秋",开篇即以月光映照关山,展现出辽阔而寂寥的秋意,月色如片,遥远而明亮。"万古长悬青海头"进一步强调了月的永恒与边疆的久远,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痕迹。
"愁杀清光照沙碛",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表达出月光洒在荒芜的沙碛上,仿佛也在为无尽的战骨和哀愁而悲愁。"秦时白骨未曾收"则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点出这些白骨是古代秦朝时期遗留至今,仍未被埋葬,令人触目惊心,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沉痛记忆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哀伤与永恒的警示。
久闻何逊工诗律,曾共山翁把酒尊。
宝剑未逢吴季子,丛台空忆赵王孙。
连珠古锦纱笼句,破壁寒镫屋漏痕。
独愧桑榆羸病叟,间居犹荷九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