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细仅如钩,疑升复疑没。
美人沙间坐,白露湿罗袜。
低头怨去船,举头愁残月。
月细仅如钩,疑升复疑没。
美人沙间坐,白露湿罗袜。
低头怨去船,举头愁残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的动人画面。"月细仅如钩",诗人以比喻手法写出月牙儿弯弯,如同细小的弯钩,暗示了夜色的朦胧和寂静。"疑升复疑没"进一步渲染了月亮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的动态感,增加了神秘气氛。
"美人沙间坐"引入了人物,一位美丽的女子独自坐在沙滩上,她的存在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情感。"白露湿罗袜"则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凉意,以及女子在清冷中等待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两句"低头怨去船,举头愁残月"揭示了女子的情绪变化。她低头看着离去的船只,心中满是离别的怨恨;抬头望向天空,又为即将消逝的残月而倍感忧愁。整首诗以月色和女子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德州渡口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
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
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
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
浮生抹电如,休计升与沉。
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
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
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
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
蒙头难禦风,煮尽石鼎蔘。
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
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
尘杂莫湔游宦非,端忧何暇寓琴徽。
孝先便腹尚嘲懒,元亮折腰须问归。
所惧弃官乡曲笑,不思献策庙堂稀。
义和市尾渔舟聚,独乐披裘坐钓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