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见柔枝缀彩英,愁围未解又清明。
茸茸叠萼萦春梦,袅袅长条系别情。
有样谩传居士制,无香徒滓海仙名。
文臣服色开时验,次第妖娆织不成。
忍见柔枝缀彩英,愁围未解又清明。
茸茸叠萼萦春梦,袅袅长条系别情。
有样谩传居士制,无香徒滓海仙名。
文臣服色开时验,次第妖娆织不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锦带花》,通过对锦带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忍见柔枝缀彩英”以不忍之心描绘了锦带花盛开的景象,柔美的枝条上挂满了鲜艳的花朵,然而这美景却触发了诗人的愁绪,因为紧接着的“愁围未解又清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扰并未因春光而消散,反而在清明时节更添哀愁。
接下来的“茸茸叠萼萦春梦,袅袅长条系别情”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的形态,茸茸的花萼缠绕着春梦,长长的枝条似乎寄托着离别的愁绪,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感叹锦带花虽有美丽的外表,却并无实际香气,徒有“海仙”的美名,暗示其徒有其表。
最后两句“文臣服色开时验,次第妖娆织不成”则借锦带花的盛开象征文人士大夫的华丽服饰,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感慨,认为尽管这些华丽的外表存在,但实质的内容或价值并未真正实现,如同锦带花的花朵虽繁盛,却无法编织出真正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锦带花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沉思考,语言优美,意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