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百念冷于灰,梦到江湖又一回。
从此故人音问近,洞庭秋色雁初来。
年来百念冷于灰,梦到江湖又一回。
从此故人音问近,洞庭秋色雁初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寄王周士绝句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转变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句“年来百念冷于灰”,诗人以“冷于灰”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百般思绪,仿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那些曾经炽热的情感如今已冷却如灰烬,暗示了诗人经历了一些人生的波折或情感的失落,使得他对世事的态度变得淡然。
次句“梦到江湖又一回”,在梦境中,诗人仿佛回到了那自由奔放、充满诗意的江湖世界。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江湖,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回忆。
接着,“从此故人音问近”,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与老友的联系似乎变得更加紧密,这可能是通过书信、聚会或是其他方式实现的。这一句透露出诗人渴望与老友重聚,分享彼此生活点滴的心愿。
最后,“洞庭秋色雁初来”,以洞庭湖的秋景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大雁初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洞庭湖的秋色,既美丽又略带萧瑟,与诗人此时的心情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希望交织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昨日旧谷没,今日新谷升。
壮年不肯住,衰年日凭凌。
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
海水不复回,日月肯相待?
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
死亡不能免,安有却老方。
仙人郑伯侨,于今在何方?
尔骨苟未朽,蝼蚁生肝肠。
独有令名士,可以慰情伤。
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毵瘦如鬼;
晓来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钱米。
时予奉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
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
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福五。
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延祐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
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
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
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
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
数车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涂。
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徵粮吃官棒;
相随邻里去告灾,十石官粮望全放。
当年隔岸分吉凶,高田尽荒低田丰;
县官不见高田旱,将谓亦与低田同;
文字下乡如火速,逼我将田都首伏;
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
太平九月开旱仓,主首贫乏无可偿;
男名阿孙女阿惜,逼我嫁卖陪官粮。
阿孙卖与运粮户,即日不知在何处;
可怜阿惜犹未笄,嫁向湖州山里去。
我今年已七十奇,饥无口食寒无衣;
东求西乞度残喘,无因早向黄泉归。
旋言旋拭腮边泪,我忽惊惭汗沾背。
老翁老翁无复言,我是今年检田吏。
《踏灾行》【元·袁介】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毵瘦如鬼;晓来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钱米。时予奉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福五。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延祐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数车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涂。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徵粮吃官棒;相随邻里去告灾,十石官粮望全放。当年隔岸分吉凶,高田尽荒低田丰;县官不见高田旱,将谓亦与低田同;文字下乡如火速,逼我将田都首伏;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太平九月开旱仓,主首贫乏无可偿;男名阿孙女阿惜,逼我嫁卖陪官粮。阿孙卖与运粮户,即日不知在何处;可怜阿惜犹未笄,嫁向湖州山里去。我今年已七十奇,饥无口食寒无衣;东求西乞度残喘,无因早向黄泉归。旋言旋拭腮边泪,我忽惊惭汗沾背。老翁老翁无复言,我是今年检田吏。
https://shici.929r.com/shici/LVhJuR5M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