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簳精坚胡马骄,猛蛟突兽纷腾逃。
春寒野阴风景暮,尘埃不见咸阳桥。
中原格斗且未归,陇山萧瑟秋云高。
安得壮士兮守四方,一豁明主正郁陶。
筋簳精坚胡马骄,猛蛟突兽纷腾逃。
春寒野阴风景暮,尘埃不见咸阳桥。
中原格斗且未归,陇山萧瑟秋云高。
安得壮士兮守四方,一豁明主正郁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胡笳十八拍》之四,通过描绘边疆战事的紧张与悲壮,以及对国家统一和明君的渴望,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感与爱国情怀。
首句“筋簳精坚胡马骄”,以“筋簳”(箭杆)的坚韧与胡马的剽悍并提,营造出战场上的激烈氛围。接着“猛蛟突兽纷腾逃”,进一步渲染战场的混乱与紧张,猛蛟与突兽象征敌军的凶猛,纷纷逃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
“春寒野阴风景暮,尘埃不见咸阳桥”,将时间背景置于春天傍晚,野地阴冷,尘土飞扬,连通往都城咸阳的桥梁都看不见,暗示战事的激烈与连绵不绝,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中原格斗且未归,陇山萧瑟秋云高”,描述了中原地区仍在激烈的战斗中,而陇山则在秋天的云雾中显得格外萧瑟,对比鲜明,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安得壮士兮守四方,一豁明主正郁陶”,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战士的赞美与对明君的期待,希望有壮士守护四方,让明君的忧愁得以舒展,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和平的热切期盼,以及对国家统一和明君治国的深切渴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