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迷堕涧逢玉京,云行夭乔风号鸣。
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东坡南去类此客,挤者力尽非求生。
偶然濒海少氛气,复有福地容躬耕。
诸侯历聘谢鲁叟,茅檐燕坐师老彭。
天枢旋结日珠重,人寰下视鸿毛轻。
俗缘渐觉冰雪解,元气乍复蛟虬狞。
远游脱屣入盖竹,初怪长史留家庭。
后来玉斧小儿子,亦入真诰参仙经。
试令子弟学诸许,还家不用剑阁铭。
洞天闻亦有图籍,但恐未免如公卿。
此心愿与世无事,不愿与世平不平。
客迷堕涧逢玉京,云行夭乔风号鸣。
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东坡南去类此客,挤者力尽非求生。
偶然濒海少氛气,复有福地容躬耕。
诸侯历聘谢鲁叟,茅檐燕坐师老彭。
天枢旋结日珠重,人寰下视鸿毛轻。
俗缘渐觉冰雪解,元气乍复蛟虬狞。
远游脱屣入盖竹,初怪长史留家庭。
后来玉斧小儿子,亦入真诰参仙经。
试令子弟学诸许,还家不用剑阁铭。
洞天闻亦有图籍,但恐未免如公卿。
此心愿与世无事,不愿与世平不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次韵子瞻游罗浮山》,通过对子瞻(苏轼)游罗浮山的想象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首句“客迷堕涧逢玉京”,以客人迷失在仙境比喻苏轼的游历,接下来通过“云行夭乔风号鸣”描绘了山中的神秘氛围。诗人提到“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暗示了山中奇景和子瞻的欣喜。
诗人将自己比作“东坡南去类此客”,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即使身处海边,也能找到宁静之地躬耕。接着,诗人赞美了像“鲁叟”、“老彭”那样的隐逸生活,远离尘世纷扰。诗人感叹自然界的法则,“天枢旋结日珠重,人寰下视鸿毛轻”,表达了对天地间万物轻重观念的转变。
“俗缘渐觉冰雪解,元气乍复蛟虬狞”意味着世俗的牵绊逐渐消融,而原始的生命力开始显现。诗人想象自己“远游脱屣入盖竹”,对子瞻的生活方式表示羡慕。最后,诗人提到“洞天图籍”和“剑阁铭”,暗示了对仙道文化的兴趣,但又担心这种追求会带来权贵般的困扰。
整首诗以次韵的形式,既是对子瞻游历的回应,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体现出他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