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和赵茂嘉郎中赋梅》。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春天迟迟未至、梅花独自开放的描绘,表达了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空谷春迟懒却梅"写出了梅花在春寒料峭中依然傲然绽放,不愿错过寒冬的时机。"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借雁南飞和无人欣赏,寓言梅花的孤独与坚守,期待着知音的到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诗人感慨自己在理解梅花之后,唯有美酒能慰藉心灵,而诗歌则是他表达对梅花风骨敬仰的方式。最后,"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诗人对赵茂嘉家中那棵亲手栽种的梅花树表示了特别的怜爱,这不仅是对梅花的喜爱,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展现了词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深情厚谊,语言含蓄,情感深沉。
奔火狂难改,横戈事已非。
形模虽可怪,风味故应稀。
玉斫双螯洁,金披一壳肥。
持杯篱菊畔,又见醉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