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
风满回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
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
风满回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
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灵岩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灵岩有路入烟霞"一句,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那里有一条通往云端、迷雾缭绕的道路,彷彿可及却又难以触及。"台殿高低释子家"则是对山中寺庙建筑的描写,释子即出家人,这里的“家”字暗示了一种归属感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风满回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通过风吹动落叶、溪水携带着秋天的花朵,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幽深氛围。这里的“风”和“水”都是自然界中的元素,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似乎具有了生命,共同演绎着山中的四季变换。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一句中,“青松”与“翠竹”都是常见的山林景象,但在这里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了时间的痕迹和诗人的情感。"阅世"意味着见证了无数年的风霜,"题诗"则是诗人对岁月流逝的记录与抒发。
最后两句"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谁谓无生"可能是在质疑或反思某种关于生命或修行的观点,而“山中亦自有年华”则是诗人对山中自然界自身拥有时间流逝的一种认同,似乎在说,即使远离尘世,也无法完全脱离时间的轨迹。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界及其生命力度的深刻感悟。
朔漠正秋霖,西风传夕砧。
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
露色冈莎冷,蝉声坞木深。
清晨鈇钺内,只献白云吟。
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
趋舍各有异,造化安能齐。
妾本邯郸女,生长在丛台。
既闻容见宠,复想玄为妻。
刻画尚风流,幸会君招携。
逶迤歌舞座,婉娈芙蓉闺。
日月方向除,恩爱忽焉暌。
弃置谁复道,但悲生不谐。
羡彼匹妇意,偕老常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