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江待渡图为席咸宁赋》
《秋江待渡图为席咸宁赋》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秋山叠叠映云萝,渺渺长空接远波。

日暮小舟争渡急,行人犹唱竹枝歌。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待渡的生动画面。首句“秋山叠叠映云萝”,以“秋山”、“叠叠”、“云萝”三词勾勒出一幅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山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渺渺长空接远波”一句,将视线从山景转向天空与江面,展现出天地相连、浩渺无垠的壮阔景象。

“日暮小舟争渡急”描绘了黄昏时分,小舟在急流中奋力划行的情景,既表现了时间的紧迫,也暗示了人们急于归家的心情。最后一句“行人犹唱竹枝歌”,则以“行人”自比,通过他们在等待渡船时依然哼唱着竹枝歌,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与乐观,即使在等待中也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壮观,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美好的赞美。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踏莎行

雪乱杨花,豆圆梅子,帘前渐觉消春意。

东风特为送春来,又教春去愁难避。

迟日窥帘,晴花落地,游丝拂逼行人袂。

平桥■绿自流红,莺声欲向斜阳醉。

(0)

菩萨蛮

白蘋凄影悲秋客。客秋悲影凄蘋白。鱼渚恨无书。

书无恨渚鱼。玉肌凉夜独。独夜凉肌玉。

银枕梦花兰。兰花梦枕银。

(0)

淡黄柳.春雨

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

做雨飞来声滴滴,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

最堪惜,韶光任虚掷。杏花信,杳消息。

叹西园、寂寞天涯隔。

最是无情,一池春水,比似当初更碧。

(0)

一萼红.碧栖词丈归自沪江,为寄江南梅,迟延未到,作此以速之

步空陂。正凝思望远,无语忆幽姿。

津国清霜,柴门流水,关河魂梦参差。

待料理、江南旧怨,甚东风、犹滞在横枝。

浮海春回,吟芳人老,馀想惊非。

迢递平烟千驿,更平波千顷,冷浸冰肌。

岁晏情怀,天涯滋味,寒边事事轻违。

渺何处、吴船载雨,较花候、却比故山迟。

长为婵娟瘦损,此意谁知。

(0)

登快阁访姚隐士不遇阁多藏书放翁故宅也留题一律

浊世无隐地,閒门只独醒。

书留儒者事,山向旧家青。

一舸通沧海,疏窗纳曙星。

重披剑南集,乡梦久飘零。

(0)

岁暮园居杂感·其五

寒日如烟淡,遥峰与雁平。

微吟万象待,早起一身轻。

对局搜残劫,摊书拥百城。

不亲无益事,辜负有涯生。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