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闽山几日程,马头人见楚山迎。
君恩未效涓埃报,垂老兹行敢为名。
行尽闽山几日程,马头人见楚山迎。
君恩未效涓埃报,垂老兹行敢为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的《宿车盘驿和陈文耀方伯韵(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从福建至他处的旅程,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交织。
首句“行尽闽山几日程”,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艰辛与漫长,诗人经历了多日的跋涉,穿越了福建的群山。次句“马头人见楚山迎”,形象地描绘了在旅途中,马头指向的方向,迎接他的却是另一片山川景象——楚山。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空间的转换,也暗示了诗人旅程的不断延伸和未知的探索。
接着,“君恩未效涓埃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未能回报君恩的愧疚之情。在封建社会背景下,臣子对君主的忠诚是极为重要的道德准则,而诗人通过“涓埃”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自己的微小贡献与君恩之间的巨大差距,流露出深深的自责与遗憾。
最后,“垂老兹行敢为名”,则透露出诗人年岁已高,却依然踏上旅途的勇气与决心。这里的“兹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行走,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自我超越。诗人以“不敢为名”来表达自己虽年迈但仍不放弃追求的精神,体现了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坚韧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对于忠诚、责任与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
上天阴阴,云多风疾。风疾尚可,云多蔽日。
野狐哀鸣,求匹于薮。我欲殪之,念其无友。
文彪徽絷,爪牙无施。我心怀愤,与之同悲。
鱼潜在渊,不见其形。悲歌踯躅,孰知我情。
黄鸟翩翩,在彼江涯。凌风一举,燕雀安知。
閒来辟幽园,近傍江城侧。
卑栖发高吟,贫居富春色。
不种无实花,不筵遁情客。
人去事已迟,白发覆尔额。
吾意非至言,但求情性适。
衰壮不甚遥,安用大分析。
少年自相讥,野老自相忆。
所好且从吾,世态任翻易。
去年八月喜无云,我从北来忧颇殷。
时冬刈禾得半实,又有稗子插其真。
城中井泉到底竭,百家出汲江之滨。
我志去官箭在彀,如笋谢箨未离身。
弃置百责无一可,倚毗一老有馀亲。
十月寒风吹捲地,鱼龙结蛰无经济。
千山明峭多霁色,四泽空县断阴气。
以首触石求石知,大冬祷雨无乃似。
岂期诚信无阴阳,举手加额雨骤至。
海郊磥砢十丈强,壸山东南土愈刚。
麦子下地一旬发,野人期作三月粮。
造化膏泽重伤惠,樽栉未肯来泱泱。
春晴又复成亢烈,癸酉之忧未能忘。
郡前父老满道白,谓今䃫谷钱两百。
黄睛富民有红腐,翕缩不粜窥我逼。
眼前饥疮聊自扪,后若更饥易子食。
天听为闻作云雾,叆叇如商雨分数。
终见雷霆击东海,雨点骤白无行路。
野妇赤脚走远塍,归牛翘鼻浮荒渡。
舍南舍北飞属玉,禾如青油泼农目。
今年贾楚定不施,秋米上仓敢亏斛。
《喜雨第三篇》【明·张琦(君玉)】去年八月喜无云,我从北来忧颇殷。时冬刈禾得半实,又有稗子插其真。城中井泉到底竭,百家出汲江之滨。我志去官箭在彀,如笋谢箨未离身。弃置百责无一可,倚毗一老有馀亲。十月寒风吹捲地,鱼龙结蛰无经济。千山明峭多霁色,四泽空县断阴气。以首触石求石知,大冬祷雨无乃似。岂期诚信无阴阳,举手加额雨骤至。海郊磥砢十丈强,壸山东南土愈刚。麦子下地一旬发,野人期作三月粮。造化膏泽重伤惠,樽栉未肯来泱泱。春晴又复成亢烈,癸酉之忧未能忘。郡前父老满道白,谓今䃫谷钱两百。黄睛富民有红腐,翕缩不粜窥我逼。眼前饥疮聊自扪,后若更饥易子食。天听为闻作云雾,叆叇如商雨分数。终见雷霆击东海,雨点骤白无行路。野妇赤脚走远塍,归牛翘鼻浮荒渡。舍南舍北飞属玉,禾如青油泼农目。今年贾楚定不施,秋米上仓敢亏斛。
https://shici.929r.com/shici/Za4wsUT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