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于飞,山之陲。孤雄啄,群雌随。雉于飞,音下上。
阴阳和,鸣声畅。胡我人,朝出薪。入无家,徂岁年。
雉于飞,山之陲。孤雄啄,群雌随。雉于飞,音下上。
阴阳和,鸣声畅。胡我人,朝出薪。入无家,徂岁年。
这首诗描绘了雉鸡清晨飞翔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和谐之美。通过雉鸡的飞翔,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类社会的思考。
“雉于飞,山之陲。”开篇以雉鸡飞翔的姿态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山野场景。“孤雄啄,群雌随。”描绘了一雄一雌的雉鸡相伴而行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接着,“雉于飞,音下上。”进一步展现了雉鸡飞行时发出的悦耳声音,上下起伏,富有韵律感。
“阴阳和,鸣声畅。”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中阴阳调和、万物生长的景象,通过雉鸡的鸣叫声,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力量和自由的喜悦。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胡我人,朝出薪。入无家,徂岁年。”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表达了对劳苦人民生活的同情与感慨。早晨人们外出砍柴,却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失去了家园,岁月流逝,生活艰辛。
整首诗以雉鸡的自然生活为背景,对比人类社会的艰辛与不易,传递出对自然和谐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
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
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
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
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
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
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
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
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
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
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
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题刘翀霄五世图》【元·刘鹗】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https://shici.929r.com/shici/kK5HuHbh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