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较。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呜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较。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呜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令所作,标题为《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诗中的“始予既迂疏”表达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不适应和厌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在听闻吴地富饶的山水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游历欲望,并最终脱身前往东南地区,以亲身体验那些传说中的美丽风光。
诗中“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欣赏。然而,在赞美自然的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了自己不能长久留在这些美好的地方,因为内心有着更高的追求和责任感。通过“念我西北州”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内在的精神追求。在最后,诗人以“呜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表达了对归去的渴望,同时也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思想。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个人修养和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显示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
我来上方十载前,桃花娇杀春风怜。
酒尊清于蜀井泉,弹丝品竹集四筵。
我来上方十载后,秋霜白尽门前柳。
当年故人不半席,杯中白发多于酒。
故人故人复故人,何为日夜翻作新。
感此令人肠欲断,芜城之赋增酸辛。
博山炉中爇沈水,琪花片片微风起。
山花为我随意绿,山鸟从渠尽情语。
隋帝宫前酒旆多,吴公台下生寒波。
生憎紫燕辞条去,尚有流莺断续歌。
长年且勿解维开,再与诸君覆几杯。
看余功成揖人主,双期赤松黄石来。
不学麻姑典仙职,三浅海波方一回。
南山暖气偏,九月犹积翠。
以我烟壑心,触目皆可意。
天清归鸟肃,溪白游鱼避。
云根上枯水,石衣蔽古寺。
危岩可扪井,怪石每惊魅。
不缘前山归,偶与来径值。
欢赏有群彦,情景信双媚。
明月引归桨,烟霞尚生思。
双燕复双燕,雌雄夹自飞。
娓娓入帘幕,翩翩绕庭闱。
宴息文杏梁,往来白板扉。
乘风理毛羽,当春趁芳菲。
雏生八九子,顾息同珠玑。
花间时啄食,堂上还哺饥。
啾啾自黄口,习习成乌衣。
秋风一夜发,辞巢向东归。
主德称无量,大厦藉光辉。
愿主寿千秋,千秋来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