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为祸始,祸作福阶。天地盈虚,寒暑周回。
夫差不祀,衅在胜齐。句践作伯,祚自会稽。
福为祸始,祸作福阶。天地盈虚,寒暑周回。
夫差不祀,衅在胜齐。句践作伯,祚自会稽。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人卢谌的作品,属于魏晋时期。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变化、福祸相转的深刻理解。
“福为祸始,祸作福阶”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即认为好运与灾难往往相互转化,是一种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这两句诗强调了宇宙万物无常的哲学思想,提醒人们对于变化保持警觉。
“天地盈虚,寒暑周回”则描绘了自然界四季更迭、气候变幻的景象。"天地盈虚"指的是天地间充满与空虚交替,"寒暑周回"则形容寒冷和炎热的气候轮回不息。
接下来的“夫差不祀,衅在胜齐”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以其强大的武力而著称,但最终因轻敌楚国而导致国家灭亡。“不祀”意味着没有得到神灵的庇护,“衅”则指的是罪过或灾难的根源。这里通过夫差的失败,告诫人们不可骄傲自满。
最后,“句践作伯,祚自会稽”又是一段历史借鉴。句践即吴王阖闾,是夫差之父,曾经被尊为“伯”,但后来因其子夫差的失败而名誉扫地。“祚”指的是美好的德行或福泽,“会稽”则意味着追溯过去。这两句诗强调了一个君主及其家族的荣辱是相连的,提醒统治者要警惕自己的行为,以免后世遭受不幸。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自然现象的反思,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要保持谦逊和警觉,以期得到福祉。
世人重结交,纷纭骋路衢。
贵者日以近,贱者日以疏。
嗟哉漂母心,乃与世人殊。
壮士困风尘,谁为识雄图。
况乃饥寒色,一饭立相呼。
一饭何足言,感此心区区。
千金以相赠,华名照四隅。
何世无英雄,按剑疑投珠。
瞻彼垂纶者,泪下连衣裾。
结发游艺林,翩翩二三子。
闻我返田庐,亦复来相视。
峨峨切云冠,跄跄东郭履。
入门将我衣,叹息伤情理。
长跽前谢客,故人心乃尔。
昔者远行迈,悠悠三千里。
寒暑忽以流,眷念桑与梓。
况我同心者,怆凄何能已。
客请勿复叹,主人聊唯唯。
堂上列旨酒,堂下荐嘉鲤。
今日乐且乐,欢娱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