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白沟河有感》
《过白沟河有感》全文
明 / 谢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后山前十六州,坐输天险竟谁收。

过河漫作千秋恨,狼籍曾闻在白沟。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白沟河有感》,是明代诗人谢铎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

首句“山后山前十六州”,描绘了辽阔的地域景象,十六州象征着广阔的领土,山后山前则展现了地形的起伏与辽远。这句诗不仅勾勒出地理的壮丽,也暗含了历史的广阔背景。

次句“坐输天险竟谁收”,表达了对天险之地被敌人占据的无奈与惋惜。天险指的是难以攻破的地理优势,但最终却未能为己方所掌控,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力感。

第三句“过河漫作千秋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过河意味着跨越了某种界限,而漫作千秋恨则表明这种跨越带来的痛苦和遗憾将长久存在,成为历史的伤痕,影响着千秋万代。

最后一句“狼籍曾闻在白沟”,点明了地点——白沟河。白沟河作为历史上的重要战场,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冲突。这里的“狼籍”既指战场上的混乱,也暗喻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首咏史诗,更是一曲对历史沧桑的悲歌,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反思历史的进程与人类的命运。

作者介绍
谢铎

谢铎
朝代:明

谢铎(1435年~1510年),明朝时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大溪镇)人,明藏书家、文学家。字鸣治,号方石,祖籍黄岩。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谢铎参加编修《英宗实录》,后升侍讲。弘治三年(1490)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次年辞官回乡,家居十年,先后有数十人举荐。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谢铎72岁告老还乡。谢铎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猜你喜欢

枕上

江门水上庐山颠,蒲团展卧羲皇前,洗手一弄琴无弦。

江门之水常渊渊,月光云影江吞天,安得古今名家如刘文靖、庄定山题一言,洞视千古如浮烟。

江门水与银河连,又何必栖栖向钓鱼台上来打眠。

夫然后信性气果江湖,行藏动星象,同符羊裘老子,未化之迹、可见之形,以为旷世之贤而思齐,其贤也耶。

(0)

题梁先生芸阁

圣人与天本无作,六经之言天注脚。

百氏区区赘疣若,汗牛充栋故可削。

世人闻见多尚博,恨不堆书等山岳。

舍东丈人号芸阁,高坐松根自鸣铎。

抠趋童子慎唯诺,口授心传为小学。

孝经论语时参错,子史平生尽拈却,寄以斯名聊自谑。

讲下诸郎颇淳朴,谁敢作嘲侮先觉。

读书不为章句缚,千卷万卷皆糟粕。

野鸟昼啼山花落,舍西先生睡方著。

(0)

有鹤寓怀先友丁彦诚邑宰

有鹤独睨临江楼,雪衣迥映江天幽,问尔莫是苏耽流。

苏耽一去三十秋,人间膏火不可留,欲往从之嗟无由。

鹤闻我言九回头,欲去不去增绸缪。

四野无云风飕飕,奋翮万里须臾周,顾我欲下非丁侯。

(0)

次韵临汀邬先生

水满江门弄钓时,一篇谁借病翁诗。

忽闻天外舒长啸,都与人间作广基。

海月偶纡南海望,风花未遣北人知。

欲知此后相思处,千载神交在舞雩。

(0)

次韵见访

春晓不扃岩上扉,绕阑红紫欲开时。

花来劝饮谁禁得,天不能歌人代之。

沧海汇为双带绕,青山高起百重围。

赤泥居士来相访,袖取云笙月下吹。

(0)

与廷实同游圭峰别后奉寄且申后来崖山之约·其一

弄罢飞泉下玉台,青天何处首空回。

城中春雨君高卧,竹下茆亭客未来。

坐隔谈锋终日笑,碑封丹迹几回开。

孤舟莫负秋来约,同到崖门白浪堆。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