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梁尘翠柳萦,隔花曾听下帘声。
绸缪去补谁家屋,飘泊今怜故主情。
泥堕处,旧闻筝。春风秋月总堪惊。
谢堂只是寻常见,未信巢林误此生。
寂寞梁尘翠柳萦,隔花曾听下帘声。
绸缪去补谁家屋,飘泊今怜故主情。
泥堕处,旧闻筝。春风秋月总堪惊。
谢堂只是寻常见,未信巢林误此生。
这首词以"寂寞梁尘翠柳萦"起笔,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略带凄清的画面,梁上积尘,翠柳轻拂,暗示了楼阁的荒凉和时光的流转。"隔花曾听下帘声"一句,通过回忆曾经的热闹与温馨,反衬出如今的孤寂。
"绸缪去补谁家屋,飘泊今怜故主情"两句,表达了对往日主人的怀念,以及对燕子漂泊无依的同情,寓言了人生的离散与变迁。"泥堕处,旧闻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筝声的回忆,如同燕子的归巢,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春风秋月总堪惊",春天的和风与秋天的明月,本应带来生机与宁静,但在诗人眼中却令人惊心,反映出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谢堂只是寻常见,未信巢林误此生",诗人以燕子自比,感叹即使身处寻常的谢堂,也不愿像燕子一样误入他乡,流露出对故乡和安定生活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燕子为载体,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归宿的向往,情感深沉,意蕴丰富。
青山湖上去,白云湖上住。
草屋八九间,梅花两三树。
年年许客看花开,花下携琴载酒来。
对花把酒唤鹤舞,酒酣落月尚衔杯。
黄昏疏影横斜好,更取生绢拈笔扫。
高情能画胜能吟,风雪荒寒忆郊岛。
我来不值花开时,骑马独从湖外归。
上阳密露春如海,祗有东家蝴蝶飞。
五日一石十日水,王宰能事称子美。
何因写此长江图,万里风烟来眼底。
闭门读书期致身,天下国家几何理。
人生积力久乃知,岂但区区事华丽。
九江绝险禹所经,中涵万古英灵气。
丰功伟绩想馀风,霸略雄图见遗趾。
逐臣去国远于天,迁客投荒半为鬼。
贤愚虽异迹未陈,历历江山旧游憩。
展图一过深起予,叹息画师良有意。
从险入易蜀道难,积微至著牛溪始。
毫端妙刮造化窟,咫尺丹青得玄髓。
百年等付桶底间,瀛海蓬山曾可苇。
我诗迟拙不堪传,较似诸君发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