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涂百虑几憧憧,一致同归六位中。
参伍成文天地出,错综观象古今通。
无方无体因时帝,知鬼知神与世公。
纵使幽明收象迹,尚馀此路达鸿蒙。
殊涂百虑几憧憧,一致同归六位中。
参伍成文天地出,错综观象古今通。
无方无体因时帝,知鬼知神与世公。
纵使幽明收象迹,尚馀此路达鸿蒙。
这首诗《读易有所思》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探讨《易经》的哲学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联“殊涂百虑几憧憧,一致同归六位中”,开篇即以“殊途同归”的理念,指出尽管人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可能路径各异,但最终都能汇聚于同一目标。这里“六位”暗指《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蕴含着宇宙万物变化的道理,象征着不同的思考路径最终导向统一的真理。
颔联“参伍成文天地出,错综观象古今通”,进一步阐述了《易经》的结构与内容。通过“参伍”(即三与五的组合)构建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揭示了天地生成的奥秘;而“错综观象”则强调了《易经》对古今事物的广泛适用性,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其智慧都能提供指导。
颈联“无方无体因时帝,知鬼知神与世公”,表达了《易经》的灵活性与普适性。它不拘泥于固定的规则或形式,而是随时代变化而调整,既洞察鬼神之道,又了解人间事理,成为指导世人的公理。
尾联“纵使幽明收象迹,尚馀此路达鸿蒙”,总结了《易经》的深远影响。即使在最隐秘或光明的领域,《易经》都能留下足迹,为后人指引道路,通往宇宙的原始混沌状态,即宇宙诞生之初的状态,寓意着《易经》的智慧能引领人们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易经》哲学的深刻解读,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内在联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易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博大精深。
青山青,青欲断,青山断处云如幔。
人家深住坞东头,刚被云遮一多半。
山兮云兮窅莫分,鸡犬遥隔云中闻。
有时随风或凌乱,长日与山相吐吞。
城中车马多如织,没马红尘深几尺。
只有富贵解留人,且与云山未曾识。
吁嗟山中人,梦忆云中君。
卷舒随所适,放浪由天真。
我昔西游登五老,五老诸峰插晴昊。
酒酣放歌谪仙句,拟共云松结巢好。
江郎自是青云姿,按图笑索云山诗。
从来知尔出山去,为雨为霖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