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御风行,冷然日徜徉。
无穷终莫至,有待故相妨。
资物犹妨己,资人岂不僵。
当其适齐反,啾啾五馈惶。
内诚虽未解,形谍已成光。
户外盈双屦,胸中满百忙。
人毒因谁感,天刑忽漫尝。
幸遇伯昏药,初违郑缓殃。
今人皆缓也,彼故使彼伤。
墨儒分道出,父弟反交戕。
殚家学屠龙,三年少技偿。
得多由舐痔,百乘且誇长。
伪饰从兹起,深情孰比量。
九徵难遽测,五德任凶狂。
骊睡珠遭摘,王寤车亦亡。
纵使逃金木,宁可禦阴阳。
是惟至人者,甘瞑何有乡。
鸢蚁堪同视,牺牛肯自丧。
列子御风行,冷然日徜徉。
无穷终莫至,有待故相妨。
资物犹妨己,资人岂不僵。
当其适齐反,啾啾五馈惶。
内诚虽未解,形谍已成光。
户外盈双屦,胸中满百忙。
人毒因谁感,天刑忽漫尝。
幸遇伯昏药,初违郑缓殃。
今人皆缓也,彼故使彼伤。
墨儒分道出,父弟反交戕。
殚家学屠龙,三年少技偿。
得多由舐痔,百乘且誇长。
伪饰从兹起,深情孰比量。
九徵难遽测,五德任凶狂。
骊睡珠遭摘,王寤车亦亡。
纵使逃金木,宁可禦阴阳。
是惟至人者,甘瞑何有乡。
鸢蚁堪同视,牺牛肯自丧。
此诗《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其十)列御寇》为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道德、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句“列子御风行,冷然日徜徉”描绘了列子乘风而行的超脱形象,隐喻着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接着,“无穷终莫至,有待故相妨”则表达了对追求无限境界的艰难与阻碍,强调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限制与束缚。
“资物犹妨己,资人岂不僵”通过对比个人与他人的资源获取,揭示了资源分配与个人发展的矛盾。接下来,“当其适齐反,啾啾五馈惶”描述了人在追求目标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以及面对外界压力的惶恐。
“内诚虽未解,形谍已成光”反映了内心的真诚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可能导致的自我认知的扭曲。随后,“户外盈双屦,胸中满百忙”进一步描绘了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繁忙与复杂。
“人毒因谁感,天刑忽漫尝”表达了对人性恶与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个体在面对不公与苦难时的无力感。“幸遇伯昏药,初违郑缓殃”则暗示了寻求智慧与解脱的可能性,以及在不同选择面前可能带来的后果。
“今人皆缓也,彼故使彼伤”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反应。“墨儒分道出,父弟反交戕”揭示了道德观念与家庭关系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
“殚家学屠龙,三年少技偿”通过寓言故事,讽刺了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徒劳与代价。“得多由舐痔,百乘且誇长”则批判了社会上存在的虚伪与浮夸现象。
“伪饰从兹起,深情孰比量”表达了对虚假表象的反感,以及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九徵难遽测,五德任凶狂”暗示了人性的复杂与难以预测,以及道德标准的相对性。
“骊睡珠遭摘,王寤车亦亡”通过历史典故,警示了权力与欲望的危险,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纵使逃金木,宁可禦阴阳”表达了对逃避现实的否定,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最后,“是惟至人者,甘瞑何有乡”总结了诗的主题,赞美了能够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至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对人生、道德、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在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
黄冠物外士,碧眼世中儿。
琅函赤轴富裒蓄,金作蛟龙盘绣栭。
撞钟击钵走聋俗,圣典寂寞令人悲。
我登九经堂,四顾光陆离。
画檐散彩喷朝日,翠幌倒影摇天池。
牙签插架争突兀,若有鬼物森持扶。
使君雅意尊经术,故辟后圃披遗基。
咄嗟土木上星汉,下视仙宫梵宇俱么微。
我愿兹堂遍寰海,共治皆以经为师。
一变人心至齐鲁,再使风俗跻农羲。
却向兹堂命宾友,霜藤象管唱新诗。
东风吹到君王耳,唤取文翁归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