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辅相得真儒,和气融融庆历初。
一柱擎天隆庙社,三边无地著兵车。
功名入手归谈笑,操略随时自卷舒。
万岁千秋臣主愿,未饶两纪说中书。
今年辅相得真儒,和气融融庆历初。
一柱擎天隆庙社,三边无地著兵车。
功名入手归谈笑,操略随时自卷舒。
万岁千秋臣主愿,未饶两纪说中书。
这首诗颂扬了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丞相,描绘了其在国家治理上的卓越成就与高尚品德。诗中以“今年辅相得真儒”开篇,赞美这位丞相不仅具备真正的儒家智慧,更在庆历初年为国家带来了祥和与繁荣。接着,“一柱擎天隆庙社”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丞相在维护国家稳定、增强国力方面的巨大贡献,如同支柱般支撑着国家的庙堂社稷。“三边无地著兵车”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在边疆事务上的成功,使得边境安宁,无须频繁动用武力。
“功名入手归谈笑”展现了丞相处理国家大事时的从容不迫与自信,仿佛功成名就对他而言轻而易举。“操略随时自卷舒”则揭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手腕与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够根据时局变化适时调整策略。“万岁千秋臣主愿,未饶两纪说中书”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丞相长期稳定统治的期望,以及对其卓越政绩的肯定,认为他的功绩足以超越两个纪元,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赞扬了丞相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卓越表现,以及其对国家长治久安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纵策入烟萝,萦回度空谷。
更上齐云亭,凭高骋双目。
崖泉挂晴虹,恍惚匡庐瀑。
仙子多楼居,栋宇云间矗。
野鹤唳还飞,瑶草冬更绿。
山神肸灵响,敬畏予所独。
于焉举禋祀,祈年届佳谷。
荦荦鲁公碑,昏讹犹可读。
义烈感精神,直期相追逐。
载诵泰伯诗,调古谁能续。
大梁城外绕蓁莽,繁华不见当年人。
信陵宾客散已久,魏王宫阙成埃尘。
何处往来车马市,斜阳枯柳鸣乌起。
歌舞散为烟雾空,衣冠变作蓬蒿里。
旧事凄凉何足论,古城坏堞至今存。
纷纷野鼠走穴外,唧唧寒螀鸣草根。
经过不觉伤怀抱,叠谢层楹成蔓草。
屠中壮士安在哉,何处夷门古时道。
几人富贵誇封侯,空遗白骨葬山丘。
年年只有黄河水,还绕大梁城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