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明孙文正公五律四首墨迹后》
《书明孙文正公五律四首墨迹后》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高阳诸葛流,策进先善守。

崇祯五十相,谁欤出其右。

如何松涛亭,间此活国手。

旁观送日月,浩叹付诗酒。

回首山海东,心尽百八叩。

辽左等闲弃,神京究何有。

昏昏一世人,狺吠随指嗾。

庄烈固英主,补牢未为后。

岂真四城复,斯人遽衰朽。

终要宁远关,何惜祖大寿。

擎天竟听去,明社焉不覆。

流传翰墨缘,虹光照虚牖。

旧闻须如戟,谓当平原肘。

绕指一何柔,始叹包孕富。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对中国明朝末期孙文正公(孙承宗)的评价和历史感慨之作。首联“高阳诸葛流,策进先善守”将孙文正公比作古代智者诸葛亮,赞扬他的谋略和防守才能。接着,“崇祯五十相,谁欤出其右”表达了对孙氏在崇祯年间担任宰相时的卓越表现的肯定,无人能及。

“如何松涛亭,间此活国手”以松涛亭比喻孙文正公的隐居生活,感叹他在动荡时期仍能成为拯救国家的关键人物。“旁观送日月,浩叹付诗酒”描绘了诗人对孙氏命运的沉思,以及借饮酒赋诗来寄托感慨。

“回首山海东,心尽百八叩”表达了对辽东失地的惋惜,以及对明朝首都北京命运的深深忧虑。“昏昏一世人,狺吠随指嗾”批评了当时昏庸的统治者,暗示孙文正公的被忽视和误用。

“庄烈固英主,补牢未为后”称赞崇祯皇帝虽然英明,但未能及时采纳孙文正公的建议。接下来的诗句“岂真四城复,斯人遽衰朽”表达了对孙氏未能挽回颓势的遗憾,以及对其晚年境遇的同情。

“终要宁远关,何惜祖大寿”提及宁远战役,孙文正公曾倚重将领祖大寿,希望能有所作为。“擎天竟听去,明社焉不覆”预言了明朝的覆灭,暗示孙文正公的努力并未改变大局。

最后,“流传翰墨缘,虹光照虚牖”赞美孙文正公的文采和遗志,如同彩虹照亮窗户,虽已逝去,但其精神犹在。“旧闻须如戟,谓当平原肘”再次强调孙文正公的智勇,而“绕指一何柔,始叹包孕富”则揭示了他的深沉内敛与丰富才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高度评价了孙文正公的才能和贡献,同时也对明朝末年的政治局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颐和轩春联

静泰怡神,瑞霭光辉临黼扆;

冲融契道,祥风蔼吉畅文轩。

(0)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九乌夜村

女墙背郭望巫门,明月乌啼自有村。

不见宫花连戚畹,惟馀野雀噪空原。

长秋晋室椒房尽,子夜江南羽调存。

休问昔时何准墓,高林松栝锁颓垣。

(0)

杏子

杏实甘于酪,丹浆溅齿寒。

林风吹果坠,早已鸟衔残。

(0)

麻衣颂

敕下如来到翠微,佛前垂泪脱麻衣。

深山有寺不容住,四海无家何处归。

(0)

罗汉寺偶题

九夏听蝉吟,已知秋气临。

高梧上明月,深巷捣寒砧。

好对吴山秀,宜观浙水深。

一登灵鹫阁,宝地胜黄金。

(0)

题润州李尚书北固新楼

蹑石攀云一径危,粉廊朱槛眺江湄。

青山半在潮来处,碧海先看月满时。

树色转烟城斗峻,水光浮草岸遥卑。

西楼又起公羊意,坐对寒潮向渺弥。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