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何年寺,青山向此开。
涧流元不断,峰石自飞来。
竹覆空王苑,花藏大士台。
冥探有玄度,莫遣夕阳催。
灵隐何年寺,青山向此开。
涧流元不断,峰石自飞来。
竹覆空王苑,花藏大士台。
冥探有玄度,莫遣夕阳催。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首句“灵隐何年寺”,以疑问起笔,引人遐想,灵隐寺的历史之悠久,仿佛隐藏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接着“青山向此开”,以青山回应寺的存在,赋予了山川以生命,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涧流元不断”一句,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永恒流淌,象征着生命的不息与自然的永恒。而“峰石自飞来”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与岩石的奇特形态,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竹覆空王苑,花藏大士台”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巧妙融合,竹林覆盖着空王的园林,花朵掩映着大士的宝座,既体现了佛教的宁静与祥和,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最后,“冥探有玄度,莫遣夕阳催”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让时间匆匆流逝,错过这世间美好的一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灵隐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宣和天子,爱微行坊市。
有人潜隐小屏红,低唱道、香橙纤指。
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
如今往事消沈矣,怅暮云千里。
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
头白居人随意指,道斜阳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