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盘空一线悬,杖藜徐步出层巅。
云埋半岭疑无地,石压孤峰欲蔽天。
废寺草长时见鹿,深林径绝但闻泉。
野人好事真痴绝,剔藓题诗记岁年。
鸟道盘空一线悬,杖藜徐步出层巅。
云埋半岭疑无地,石压孤峰欲蔽天。
废寺草长时见鹿,深林径绝但闻泉。
野人好事真痴绝,剔藓题诗记岁年。
这首清代诗人惠周惕的《斤竹岭》描绘了一幅险峻而幽静的山岭景象。首句"鸟道盘空一线悬"生动刻画了山路险峻,仿佛只有飞鸟才能通行的狭窄景象。诗人手持藜杖,缓缓攀登,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云埋半岭疑无地,石压孤峰欲蔽天"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高耸和云雾缭绕,给人以天地相接、几乎无路可走的感觉。这里运用夸张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废寺草长时见鹿,深林径绝但闻泉"则转向了山中的自然生态,废弃的寺庙被荒草覆盖,偶有鹿群出没,深林中只听见潺潺流水声,显得静谧而神秘。
最后两句"野人好事真痴绝,剔藓题诗记岁年"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他痴迷于这样的生活,甚至在石头上剔藓刻诗,记录下每年的时光,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斤竹岭的险峻之美,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徘徊爱良夜,吾庐有佳趣。
星稀月转明,冷侵阶前树。
疏影自纵横,正对钩帘处。
藻荇散庭除,水光还四布。
曲槛好寻诗,修廊宜缓步。
寒花浮酒盏,落叶添茶具。鹳巢松树颠,静夜如人?。
高天鸿雁鸣,唳入秋云去。
坐久欲忘眠,烦襟感凉露。
欲写此时情,谁能展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