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门巷记阑珊,日日阴晴称意难。
润气微知炊灶湿,繁声翻当钓篷看。
江乡春草思游子,镫影檐花称冷官。
愁绝天涯多旧雨,可能车马似长安。
落红门巷记阑珊,日日阴晴称意难。
润气微知炊灶湿,繁声翻当钓篷看。
江乡春草思游子,镫影檐花称冷官。
愁绝天涯多旧雨,可能车马似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日常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落红门巷记阑珊”以落花满地的场景开启,暗示春天即将逝去,而“日日阴晴称意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幻无常的微妙感受,难以找到一个令人心满意足的日子。
接下来,“润气微知炊灶湿”通过细微的湿润气息感知到春雨的滋润,连家中的炊烟都带着雨水的痕迹,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繁声翻当钓篷看”将雨声与渔翁垂钓的画面相结合,寓情于景,显得闲适而富有诗意。
“江乡春草思游子”转而抒发离愁,春草象征着游子的思念,而“镫影檐花称冷官”则借灯火映照下的檐花,表达出诗人作为官员的孤寂与清冷心境。
最后两句“愁绝天涯多旧雨,可能车马似长安”,诗人感叹身处远方,旧时的朋友如同长安城中的车水马龙,繁华热闹,而自己却只能在天涯海角独自承受愁绪。整首诗以春雨为线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引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馀伊皋。
功名富贵皆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挂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