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呈同院诸公六首·其四》
《诗呈同院诸公六首·其四》全文
宋 / 邓忠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秋日同文馆,分场试未齐。

借书穷石室,刊字费棠梨。

想见英雄彀,谁当甲乙题。

喜陪群彦集,通籍在金闺。

(0)
翻译
秋天在同文馆,分组考试还未完毕。
向图书室借阅书籍,刻字的工作耗费了棠梨木。
想象那些杰出人才的竞赛,谁能解答出甲乙等次的问题。
我欣喜能与众多才子一同聚会,期待在金闺中取得功名。
注释
秋日:秋季。
同文馆:当时的学校或教育机构。
分场试:分组进行的考试。
未齐:尚未完成。
借书:借阅书籍。
石室:藏书之处,可能指图书馆。
刊字:刻写文字。
费:耗费。
棠梨:一种木材,用于刻书。
想见:想象。
英雄彀:杰出人才的竞技场。
谁当:谁能成为。
甲乙题:考试中的等级题目,如一甲、二乙等。
喜陪:欢喜伴随。
群彦:众多才俊。
通籍:进入仕途,取得官职。
金闺:古代对皇宫或朝廷的代称。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秋日与同僚共处、参与科举考试的场景,并借助书籍和学习空间来准备答题的情境。诗中透露出诗人的学术热诚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能够与文人相聚交流的喜悦。

首句“秋日同文馆,分场试未齐”表达了秋天在共同的学术空间内,与其他文人一起准备考试的情景。这里的“分场”可能指的是分组答题或是不同科目的考试安排尚未完全确定。

接着,“借书穷石室,刊字费棠梨”则展示了诗人为了学习,不惜重金(“刊字费棠梨”暗示刻制字帖的昂贵)而在简陋的石室中(“穷石室”)借阅图书,以求知识的迫切。

第三句“想见英雄彀,谁当甲乙题”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上或现实中的英雄人物的憧憬和尊崇。这里的“甲乙题”可能是指科举考试中最难的试题,而诗人似乎在寻找能够与那些伟大人物比肩的人物。

最后,“喜陪群彦集,通籍在金闺”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其他有才能之士(“群彦”)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快乐。这里的“金闺”可能象征一个高雅或是精美的地方,代表着优质的学术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渴望、对英雄的追求以及对同侪交流的珍视。

作者介绍

邓忠臣
朝代:宋

宋潭州长沙人,字谨思,号玉池先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为大理丞,以献诗赋擢正字,迁考功郎。以坐元祐党废,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有《玉池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五

索寞芝峰,赏元宵节。佳宾到来,如何铺设。

能挑海底灯,细剪山头月。

东山瓦鼓歌,堋八剌札,不是知音向谁说。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二十七

沧溟深,未必深。须弥险,未必险。

衲僧家险崖机不可挨,深密心不可察。

拄杖子忍俊不禁,试与探测看。

深无半寸,平如镜面。浩大雷声,全无雨点。

只好深云龟六藏,佛眼迷踪寻不见。

寻得见,瑞岩点一杯茶,徐徐向伊道,日暮穷途,家乡尚远。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五十八

一春连雨,民心忧惧。妻子号饥,米无籴处。

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头无思无虑。

九旬禁足,钝鸟栖芦。三月安居,蛰虫坏户。

翻转铁面皮,嫌佛不肯做。

(0)

题拗缰牛

陇树冥冥日向西,苦贪芳草不知归。

牧童尽力拽得转,在在暝烟深翠微。

(0)

偈颂六十八首·其三十八

春光冉冉,春日迟迟。春风包裹,上下四维。

黄莺声在柳阴西,此意明明说向谁。

(0)

总长老请赞

百种无能,面冷如冰。与世落落,任运腾腾。

爱将一字禅,靠倒杜衲僧。厨山长老,却要禀承。

谷孤古,林鸩砧。各自有响音,又何必书此处无金。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