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用前韵送不群归黄蘖见因禅师》
《复用前韵送不群归黄蘖见因禅师》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幽寻忽觉暗香吐,竹西知有梅花坞。

一枝试摘与君看,念君明日当离楚。

戛然飞去若惊鸿,弃掷自嗟如卧鼓。

遥知旅枕生清梦,梦到江南春好处。

苍杉拂云烟翠深,为吊大雄山下虎。

我识山中因褊头,骨目清坚貌淳古。

便欲閒提折脚铛,柏子庵边结茅住。

行看谈笑起云门,海上横行如乃祖。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复用前韵送不群归黄蘖见因禅师》。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幽寻忽觉暗香吐”,描绘了一次偶然的探寻中,突然发现了一片幽静之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接着“竹西知有梅花坞”进一步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这里有一处梅花盛开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美好旅程。

“一枝试摘与君看,念君明日当离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这美丽的景色,并预祝友人在即将启程的旅程中一切顺利。这里的“楚”指的是友人的目的地,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安全的关切。

接下来,“戛然飞去若惊鸿,弃掷自嗟如卧鼓”描绘了友人离开的情景,用“戛然飞去”形容友人离去时的迅速和决绝,而“弃掷自嗟如卧鼓”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内心的哀伤。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遥知旅枕生清梦,梦到江南春好处”则是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想象,希望友人在梦中能够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美好,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和心情愉悦的祝福。

最后,“苍杉拂云烟翠深,为吊大雄山下虎”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接下来的几句“我识山中因褊头,骨目清坚貌淳古”、“便欲闲提折脚铛,柏子庵边结茅住”、“行看谈笑起云门,海上横行如乃祖”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设想和期许,希望友人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继续传承家族的优秀品质,过上宁静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山居静乐为范君赋

厌住城中住范塘,应怜水色与山光。

欲耕不似人无地,习静须知自有方。

惯看庭前儿扑枣,勤呼墙下仆栽桑。

数声啼鸟林花落,坐爱居閒岁月长。

(0)

折桂寺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

涧流千丈瀑,崖长万年松。

少室留苍鹿,番君现小龙。

布鞋从此制,云峤寄遐踪。

(0)

乙酉元日病中试笔寄田南山王一臞

昨夜东风入敝庐,晓来门外见新符。

山茶映水回春色,樽酒招人起病夫。

破戒一斟将兴发,从渠三劝觅愁无。

意中我了南山老,应有杯盘对老癯。

(0)

次韵题小丹丘

白云缥渺四时留,青壁回环尽自幽。

露竹珠涵沧海月,风松波撼洞庭秋。

窝中巳足逍遥乐,顶上还堪汗漫游。

待看羽翰生白日,人间始信有丹丘。

(0)

旗亭

旗亭路绕绿杨边,酒熟长招贾客船。

日晚登楼望江上,帆樯次第到门前。

(0)

夜坐

群动息已久,萧然忘世纷。

半窗秋色老,几度瑞烟芬。

琴弄羁人操,书翻古篆文。

旅怀燕市月,乡梦楚江云。

衣薄惊寒早,灯残夜过分。

一声南去雁,此际最先闻。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