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随驾出拜郊过平坡寺》
《随驾出拜郊过平坡寺》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远上平坡寺,山行似七盘。

到门卸鞍马,坐石解衣冠。

仙井龙曾化,僧房犬自看。

乘舆瞻已远,万骑拥旌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金幼孜随驾出巡至郊外,途经平坡寺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壮阔,以及到达寺庙后的宁静与祥和。

首句“远上平坡寺,山行似七盘”,开篇即以“远”字点明行程之长,山路蜿蜒如盘旋的七层台阶,形象地描绘了山行的艰难与险峻。接着,“到门卸鞍马,坐石解衣冠”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到达寺庙后的情景,卸下鞍马,坐于石上,解开衣冠,表现出一种放松与自在的状态,与之前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仙井龙曾化,僧房犬自看”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秘与和谐氛围。仙井中曾经有龙化现,象征着灵异与神奇;僧房中的犬独自守候,展现出一种静谧与安宁。这两句不仅增添了寺庙的历史与文化色彩,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乘舆瞻已远,万骑拥旌竿”描绘了随驾出巡的壮观场面。乘舆(皇帝所乘的车驾)已经远去,但身后仍有一万骑兵簇拥,旌旗招展,显示出皇家出行的威严与气势。这一句与开头的山行形成呼应,从艰难的旅程到壮观的归程,展现了整个行程的完整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寺庙的宁静,以及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试毗陵周寿墨池???笔

旧来鸡距说宣城,近来墨池说毗陵。
不知阿谁喜柔懦,毛颖只今泥样软。
笔头政要挽千钓,渠自无力随人转。
兔尖如针利如锥,方能幼出抉石猊。
少看免冠巳秃鬓,老去种种将奚为?
就中周寿差可意,锐头将军殊解事。
銛锋不用洮州砺,刚肠颇学汲都尉。
先生焚香坐明胸,中书奋髯蝟毛张。
愿翻墨汁诗战场,先生一挥十万行。
梅花微笑看在旁,吾诗虽非云锦章,中有梅花玉雪香。

(0)

暑中早起,东斋独坐

松竹阴中逗晓光,无风有露自生凉。
黄筠倚子十二只,倚遍琉璃皆满霜。

(0)

四月五日,车驾朝献,景灵宫省前迎鴐起居口

凤辇云行露未销,鸾旗风动柳相高。
晴雷出地傅清跸,霁日吹红染御袍。
喜见天颜浮玉藻,归从原庙荐樱桃。
小臣再得瞻黄繖,两鬓星星不满搔。

(0)

送奔医时亭往攸县省觐

雪恰来时子恰行,白云飞边双眼明。
阿母几年不相见,阿兄唤渠来作伴。
探囊半粒黄金丹,湘南小儿开病颜。
江西两奔留不住,并被湘南夺将去。

(0)

送施少才赴试南宫

十日九奔命,同行半倦新。
出城愁不早,思子悔何由。
脚底已衡岳,眼中犹橘洲。
似嫌疏过子,吾过更谁尤。

(0)

送薛子约下第皈永嘉

河东鸑鷟志青天,冀北麒麟受玉鞭。
二十年前元脱颖,五千人里又遗贤。
请君更草凌云赋,老我重看斫桂仙。
趁取春风双鬓绿,收科谁後复谁先。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