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岩石耕,名称动都邑。
不比北山翁,销声寄禅寂。
子真岩石耕,名称动都邑。
不比北山翁,销声寄禅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子真的隐士在岩石间耕作的生活场景,其名声甚至震动了整个都市。与北山翁不同,后者选择隐匿于禅寺之中,默默无闻。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子真积极入世,以耕作为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北山翁那种遁世避俗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两位隐士不同生活选择的描述,表达了对积极面对世俗生活的肯定和对遁世避俗的某种反思。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自由选择的尊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思考。
王君隐居临漆浦,物雅风淳真乐土。
杖履时来看故人,沧浪日听歌渔父。
尽力耕桑事衣食,饱阅诗书验今古。
老夫平日荷知己,放棹频过竹梅所。
琴樽动辄数日留,忘却人间有官府。
忆昨别君沧浪边,东西魂梦劳相牵。
时驰岁去已堪惜,物在人亡犹可怜。
贤郎孝友出天性,对此遗泽号苍天。
点随泪落树梢雨,声助呜咽山中泉。
我今看画题一篇,含愁阁笔增悽然。
无繇得与同游赏,鹤归华表知何年。
先生雅志乐田野,结屋东皋事耕稼。
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
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
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
粗衣粝食饱暖休,容膝茅茨只三架。
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
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
从今寄语郭景纯,莫为颜含占易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