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轩最洒落,历历种琅玕。
正昼簿书稀,萧萧风雨寒。
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
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槃。
晴蜗潜叶底,暝雀投林端。
幽兴遇物惬,高怀随处安。
且免一日无,何须千亩宽。
兹轩最洒落,历历种琅玕。
正昼簿书稀,萧萧风雨寒。
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
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槃。
晴蜗潜叶底,暝雀投林端。
幽兴遇物惬,高怀随处安。
且免一日无,何须千亩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内心的平静。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高洁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兹轩最洒落,历历种琅玕。”这里,“兹轩”指的是竹子编织成的小轩,可能是用来遮阳或装饰的物品。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关注。
“正昼簿书稀,萧萧风雨寒。”这两句描述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午后时光。诗人正在翻阅稀少的古籍,外面则是萧瑟的风声伴随着细雨,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在这绿意盎然的树荫下,诗人悠闲地坐在那里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清凉和愉悦。这里的“疏韵”可能指的是竹林间偶尔传来的风声,或是远处山谷间回响的水声,都成为诗人心中那份难得的宁静。
“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槃。”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细节的珍视。夏日里,他用精致的竹制扇子来驱赶炎热;而在春天,则是用美丽的玉石制成的容器来盛放清新的春水。这些物品都反映出诗人的审美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晴蜗潜叶底,暝雀投林端。”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在晴朗的天气里,小虫子藏匿在树叶下,而黄昏时分,一群鸟儿飞向林间最高的地方栖息。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景物,更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生命活动的观察和体验。
“幽兴遇物惬,高怀随处安。”诗人的心情在这种环境中得到了满足,他的心灵与周遭的事物相呼应,每一次的感受都让他感到愉悦。他的内心世界是宁静而又充实的。
“且免一日无,何须千亩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只要每天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就不需要过多的物质空间来支撑自己的心灵。这里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与生活美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