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禅关二十年,无边风景尚依然。
青苍远接千章树,红白新开万朵莲。
习隐不为招隐赋,爱山宁惜买山钱。
独怜惠远今何在,孤冢斜阳带晚烟。
不到禅关二十年,无边风景尚依然。
青苍远接千章树,红白新开万朵莲。
习隐不为招隐赋,爱山宁惜买山钱。
独怜惠远今何在,孤冢斜阳带晚烟。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再游天池普光寺忆僧性空》描绘了诗人二十年后再访禅寺的感慨与所见景色。首句“不到禅关二十年”,表达了诗人久别重游的时光流转,禅寺仿佛未变,暗示着岁月的静好与内心的回归。接着,“无边风景尚依然”进一步强调了景物的永恒与禅意。
“青苍远接千章树,红白新开万朵莲”两句,通过描绘翠绿的千年古木和盛开的莲花,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生机,象征着佛法的深远与广大。诗人以自然之美来烘托禅宗的意境。
“习隐不为招隐赋,爱山宁惜买山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水的热爱,他选择亲近自然,而非追求世俗的功名,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独怜惠远今何在,孤冢斜阳带晚烟”以惠远法师的典故收尾,诗人怀念已逝的高僧,感叹其人虽去,但精神犹在,夕阳下的孤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也寓含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敬仰和追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
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檠灯。
千仞苍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断,云雾镇长生。
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
此老先生,尚不留东阁,肯博西凉。
我侬争敢,来近思旷之旁。
朱颜未改,绝胜如、蔡义张苍。
元自有,安丹灶地,何须求白云乡。
欲缀小词称寿,□譬如河伯,观海盳洋。
遥知垂弧甲第,置酒华堂。
且吟梁甫,谁管他、冶子田强。
试问取,壶翁仙诀,几时传与君房。
行藏自决于心,不消谋及门前客。
平生慕用,著书玄晏,挂冠贞白。
帝奖孤高,别加九锡,一筇双屐。
更赐之车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国。
频领竹宫清职。仰飞仙、犹龙无迹。
与谁同去,挑包徐甲,负辕班特。
蹉过明师,且寻狎友,杜康仪狄。
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
不须更问旁人,劝君自拂青铜照。
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
两度呼来,也曾批敕,也曾还诏。
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矶上、堪垂钓。
白雪新腔高妙。把侬家、调疏称道。
六韬未试,抑诗未作,如何归老。
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
待自笺年甲,缴还官职,换山翁号。
不如归去,好收拾、今日南朝人物。
江上青山,依旧是、刘宋萧梁半壁。
长线扁舟,书生卖国,旧耻终须雪。
黄河如带,此间犹有枭杰。
因念强虏辽金,媾和盟未已,番兵旋发。
坐失燕云,陈家谷、骁将全军灰灭。
十二金牌,莫须有冤狱,竖人毛发。
北笑南啼,稗官谁记年月。